熟悉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的朋友都知道,網友稱其外號為“余大嘴”,畢竟華為技術太牛,客觀介紹聽起來像是“吹牛”。有博主爆料,華為現在還是太低調了,華為Pura80 Ultra影像系統全面突破,發布會上卻沒任何介紹,余承東“大嘴”變“小嘴”,而且友商跟進華為技術也不會影響專利。
博主數碼閑聊站公布一條華為內部視頻,內容是華為Pura80 Ultra影像資料,此前未在網上流傳。
視頻內容顯示,華為Pura80 Ultra一英寸主攝為行業最強。這顆傳感器支持F1.6~F4.0多檔可變光圈,支持多軸防抖,還采用華為獨家RYYB像素排列。為了增強在暗光場景下的表現,華為經過多項軟硬件升級,實現行業最高16EV動態范圍,這項技術只有華為能做到,友商未來也要用。
許多人說“華為收緊技術專利分享”,友商再也不會有什么創新,只要華為不同意分享,這些技術友商也沒法用。其實不然,很多技術不是友商“做不到”,只是“想不到”或想到不敢去“試錯”。華為每年有上千億研發費用,其中很大一部分費用可以用來“試錯”,研發方向對了就堅持用下去,方向錯了就放棄。友商研發投入可能只有華為的零頭,不敢去“試錯”不確定的方向,只有華為證明方向正確,友商才能在這個方向上也實現突破。
換句話說,很多友商不是直接照搬華為技術,而是讓華為在前面“摸著石頭過河”,證明前面方向正確后自己也投入研發,最終取得突破。這也是為什么華為用過的技術友商也能用,因為友商沒有“抄襲”華為,只是和華為選擇了相同的技術路徑,本質上也是一種更具“性價比”研發路徑模式。
從折疊屏到可變光圈,從三折疊到闊折疊,華為都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方向正確,友商愿意在后面跟進。對國產手機行業來說,這其實也不算什么壞事,畢竟大多國產企業沒有華為這樣投入大量研發資金,選擇在華為之后跟進方向,同時也在此基礎上取得突破,對國產企業整體是好消息。
除了一英寸主攝,華為Pura80 Ultra首發“一目雙鏡”長焦鏡頭,一顆傳感器移動雙鏡頭調整潛望式長焦倍率。有業內人士預測,華為下一代可能會取消這項技術,友商也不會跟進,這只是華為用來秀肌肉的技術。但也有業內人士預測,如果華為下一代堅持“一目雙鏡”,友商未來可能也會跟進不斷研發完善體驗,為手機行業帶來更好表現。
小伙伴們,你怎么看待華為Pura80 Ultra,英寸技術沒有宣傳,友商可能跟進技術方向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