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烏克蘭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年多,讓人沒想到的是,現在這場沖突不僅沒有結束,反而開始朝著全面攤牌的方向發展。
而就在最近,特朗普的態度突然來了個大轉彎,宣布恢復對烏克蘭的軍援,這一舉動讓國際社會再次聚焦烏克蘭。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就在7月初,五角大樓暫停了對烏克蘭的關鍵軍備援助。當時的理由是“武器庫存偏低”,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特朗普試圖用軍援作為談判籌碼,向普京施壓罷了。
可是,3天后,特朗普和普京通話失敗,計劃徹底破產。7月7日,特朗普改口,宣布恢復“更多防御性武器”的援助。
再加上他7月8日在內閣會議上公開批評普京“說了很多好話但毫無意義”。
美國軍援從暫停到恢復
要說特朗普在軍援問題上這幾天的態度變化,大概沒人會覺得意外。畢竟,這位總統在國際事務上的風格一向是商人式的,談判、交易、施壓,他的手段無非如此。
但問題是,這次他的算盤顯然沒打響。
在暫停軍援的幾天里,烏克蘭戰場的局勢急轉直下,俄軍發動了大規模的空襲,這是戰爭以來都沒有過的規模,烏克蘭全境遭到高超音速導彈和無人機的密集攻擊。
數據顯示,僅一周時間,俄軍就發射了39枚導彈和1270架無人機,同時還投下了近千枚制導炸彈。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幾乎被打得千瘡百孔,愛國者導彈嚴重短缺,防空效率下降了40%。這樣的戰場壓力,顯然是特朗普無法忽視的。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暫停軍援計劃不僅沒能換來普京的妥協,反而讓俄方態度更加強硬。普京不僅拒絕了停火,還堅持俄方的五項談判條件,包括烏克蘭非軍事化、去納粹化,以及承認俄占領土等。
這些條件和戰爭初期提出的沒什么區別,幾乎沒有妥協的可能性。再加上國內政治的壓力,共和黨顯然不想讓烏克蘭因為斷援而遭遇類似于阿富汗喀布爾時刻那樣的潰敗。
特朗普最終不得不妥協,選擇恢復軍援,雖然他強調這些武器是“防御性”的,但事實上,這種定義對于戰場局勢的影響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普京的強硬
相比特朗普的搖擺不定,普京的態度倒是始終如一。7月3日和特朗普通話時,他就明確表示,俄方在實現所有戰略目標之前,不會停止戰爭。
從7月初開始,俄軍就啟動了夏季攻勢。在盧甘斯克地區完全控制后,俄軍向哈爾科夫推進,同時在頓涅茨克、赫爾松等方向集結了16萬兵力,試圖切斷烏克蘭的敖德薩補給線。
可以說,俄方的目標已經非常明確。
更令人意外的是,俄羅斯在國際援助方面也開始“另辟蹊徑”。朝鮮不僅向俄軍提供了更多軍備支持,就連老撾也派出了50名工兵協助排雷。
這些援助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俄羅斯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強化自己的戰場優勢。而普京最近簽署的允許無國籍人士服役的法案,更是讓俄軍的兵員問題得到了緩解。
面對這樣的局勢,烏克蘭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7月4日,澤連斯基和特朗普通話時,提出了“聯合武器生產”的構想,試圖將美烏關系從單純的援助模式轉變為更深層次的合作。
同時,他還向德國提交了一份價值數十億歐元的秘密軍備清單,希望通過多方努力緩解戰場壓力。
但現實是殘酷的,在美方暫停軍援期間,烏克蘭的戰場表現已經暴露出了巨大的問題。由于炮彈短缺,烏軍的炮兵壓制力下降了70%。愛國者導彈的斷供讓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幾乎癱瘓,而F-16戰斗機因為沒有足夠的導彈支持,甚至損失了4架。
可以說,烏克蘭現在完全是靠著有限的資源在苦苦支撐。澤連斯基的求援策略雖然看似理性,但能否真正扭轉局勢,依然是個未知數。
畢竟,美國的軍援恢復只是暫時的,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他不會讓美國陷入一場無休止的戰爭。而烏克蘭現在的局面,顯然已經不可能靠一兩次援助就能解決。
戰爭的攤牌時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烏克蘭戰爭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特朗普的軍援恢復雖然能夠暫時緩解烏克蘭的困境,但卻不足以改變戰場的整體態勢。
而俄軍的夏季攻勢,顯然是沖著徹底摧毀烏克蘭的防線去的。如果俄軍能夠突破第聶伯河,烏克蘭的局勢可能會徹底崩盤。
未來的兩個月,或許將成為決定烏克蘭命運的關鍵時期,無論是特朗普的軍援速度,還是俄軍的進攻強度,都將直接影響這場戰爭的結果。
不過,戰場上充滿變數,會出現怎樣的走向是無法預測的,還是要看后續發展如何。
信息來源:
特朗普談對烏軍援:“先保自己” 新華社 2025-07-04 11:4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