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被殲10痛揍后,普京決定給莫迪撐腰?上百架戰機預計送到印度,中方最擔心的事,或要發生。
日前,消息人士指出,俄方軍工企業向印度推銷戰機,并表示能夠實現快速供應,短時間內幫助印度空軍彌補戰斗機短缺問題。此次推銷的是蘇-35M以及蘇-57戰斗機。俄方強調,飛機產量將會翻倍,印度如果下單,那么最多3年內,就能組建兩個新中隊。必須強調的是,目前這一消息并未得到證實。
普京和莫迪
俄羅斯正在向印度推銷戰機
有消息稱,俄羅斯正向印度推銷蘇-35M和蘇-57戰斗機,而且提出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條件:產能翻倍,三年內就能幫印度組建兩個全新空軍中隊。
這聽上去不是什么新聞,但為什么這個時候推銷、又恰好是這兩款戰機,就值得細細琢磨了。先看印度的現狀。長期以來,印度空軍裝備結構混亂、老舊問題嚴重。米格-21、米格-27這種“上世紀戰神”,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空戰需求。面對邊境沖突頻發、周邊局勢緊張,印度的“空中短板”早已讓軍方焦頭爛額。
印巴沖突中印度吃了虧
2025年4月22日,克什米爾地區出了一次恐怖襲擊,死了26個平民,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在背后搞鬼。于是沒過多久,印度就發動了代號“辛杜爾行動”的空襲。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立馬派空軍反擊,雙方在天上展開了一場大混戰,總共出動了上百架飛機,算是二戰后南亞最大規模的空戰之一。
這場仗里,巴基斯坦的殲-10C成了絕對的主角。這款中國造的戰斗機,性能杠杠的,裝了主動相控陣雷達和PL-15遠程空空導彈,能在老遠的地方就把對手鎖定干掉。
陣風戰機連殲-10CE都難以抗衡,印度自然急于引進更先進的戰機來扭轉局勢。于是,印度將目光鎖定在老盟友俄羅斯。這并非莫迪政府第一次向俄方示好,但這次俄羅斯的反應明顯更為積極。
如果這筆交易成功,預計到2030年,印度空軍將擁有近百架蘇-35和若干蘇-57戰機。蘇-35在第四代機中屬于頂尖水平,其機動性和火力遠超印度當前主力的陣風和光輝戰機。蘇-57則是俄方的隱身戰機代表,其綜合感知能力與遠程作戰半徑,是對印度空軍的一次質的飛躍。
俄羅斯甚至允許印度參與機身改造
蘇-57雖隱身性能遜于殲-20,但搭配射程400公里的R37M超遠程導彈,可對巴基斯坦預警機構成致命威脅。俄方甚至破天荒允許印度集成國產雷達與導彈系統,甚至參與機身改造。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將從“裝配工升級為設計師”,借此打通國產五代機AMCA的技術經脈。
俄羅斯吃準了印度工業底子薄弱,即便拿到AL-41F圖紙,“十年也未必能量產”,最終還得回頭買俄制零件。對中國來說,真正威脅在于印度可能借機突破卡了30年的發動機技術瓶頸,實現軍工體系化躍升。
俄羅斯給出豪華大禮包
俄羅斯給出的條件堪稱一個“豪華大禮包”:不僅承諾將第五代戰機蘇-57的源代碼開放給印度,滿足其對國防自主的執念。還打包票能將產量翻倍,最快三年內就為印度空軍組建兩個全新的戰斗機中隊。
這意味著,如果一切順利,到2030年,印度空軍的機庫里可能會停著近百架蘇-35和若干蘇-57。
截至目前,無論是莫斯科還是新德里,都沒有任何官方出面證實這筆交易的存在。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自己似乎也在搖擺。究竟是選技術更先進但充滿不確定性的蘇-57,還是選性能成熟可靠的蘇-35,新德里內部似乎還沒有統一答案。
新德里的焦慮,不只是天空的缺口
印度空軍正面臨著一場嚴重的“中年危機”。服役了幾十年的米格-21、米格-27等老將正成批退役,而新裝備的補給卻嚴重滯后,戰斗機中隊的缺口越來越大,天空的防線顯得青黃不接。
更深層的焦慮,則源于一種心理上的失衡。在不久前與鄰國殲-10CE的空中對峙中,印度空軍吃了虧。而具備隱身能力的蘇-57,哪怕還不夠完美,也足以構成對周邊現有戰機的代差優勢,成為重塑其軍事自信的完美寄托。
拿到源代碼,就等于拿到了通往軍事強國夢想的鑰匙。這種渴望,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裝備采購,變成了一種關乎國運的戰略訴求。
承諾很豐滿,但工廠的貨架是空的
西方的制裁切斷了俄羅斯軍工業的命脈。制造先進戰機所需的高精度軸承、航空電子設備、復合材料,甚至是關鍵的半導體芯片,進口渠道幾乎全部被堵死。
蘇-57的研發和生產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由于其航電系統嚴重依賴從法國等歐洲國家進口的半導體技術,導致其生產進度一拖再拖,連俄羅斯空天軍自己的訂單都無法按時交付,數量更是少得可憐。
在這種“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窘境下,俄羅斯如何能兌現“產量翻倍、三年交貨”的天方夜譚式承諾?現實是,俄制武器的交付周期普遍延長了三到五倍。
這無疑是北京最不愿看到的劇本。
一旦交易成真,即便蘇-57的隱身性能被認為不及殲-20,但對印度空軍而言,仍是一次顛覆性的技術飛躍。而蘇-35強大的制空能力,更是遠超印度現有的蘇-30MKI。
這將直接打破中印邊境脆弱的空中力量平衡。一個軍事自信心爆棚的印度,很可能會在邊境地區采取更具挑釁性的行動,比如增加空中巡邏的頻率和深度,不斷試探中國的防空體系。
更微妙的是,這筆交易將成為一塊試金石,考驗著中俄之間“無上限”的戰略互信。朋友將最先進的武器賣給自家門口的潛在對手,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件能讓人安心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