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近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正式解除全球三大芯片設計軟件供應商對華出口限制。分別是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德國西門子公司發布官方聲明,表示已收到美國商務部通知,在中國開展業務已不再需要獲得“政府許可”。已全面恢復中國客戶對其軟件和技術的訪問權限。新思科技稱正恢復近期受限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供應,以及對客戶的全面支持。長期以來,全球EDA市場被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EDA三家國際廠商壟斷。
上述3家企業壟斷全球EDA市場,在中國市場亦占據主導地位,合計市場份額超過70%。當時有專業人士指出,美方此舉或促使中國國內相關企業受益。近日美方取消出口限制的消息一出,美股美國芯片設計軟件股盤前走高,新思科技漲超6%,楷登電子漲5.5%。5月下旬,美國還對乙烷出口采取許可證管理措施。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出口的乙烷約有一半流向中國,自該許可證實施以來,美國對華乙烷運輸便陷入停滯,6月運輸量驟降,多艘運載乙烷的船只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停滯。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之前對中國的禁售,一方面顯示美方對中國的優勢,其實也是在告知中國我們的供應短板在哪里。美國人替我們把脈,但就是不給藥方,所以我們得自己找藥方。美方解除禁售證明判斷中國人可以自主找到藥方。除非美國發動機、芯片等“卡脖子物項”能永遠卡住中國不被超越,還要強制其他國家的供貨商配合禁售才能做到。哪來的這個自信?如果不能同時滿足這兩點,這種自絕于中國市場之外的禁售,從商業邏輯上根本講不通。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報道,在4月初拋出所謂“對等關稅”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眾多貿易伙伴給予了為期90天的“緩征期”,7月9日是“緩征期”截止之時。隨著期限臨近,歐盟官員近期密集發聲,警告歐盟國家做好與美國談判失敗的準備。據德國《焦點》雜志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出人意料地向美國企業承諾,后者將在歐盟《數字市場法案》實施過程中擁有發言權。此舉被認為意在“安撫特朗普”。
歐盟(資料圖)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均表示,短期內美歐之間有很大可能達成原則性框架協議或某種延遲性妥協,但后續條款談判及如何落實則需花費更多時間。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比較大的概率是先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以避免升級成關稅大戰,變成貿易戰對搏,一定程度穩定市場信心,避免給宏觀經濟造成重大沖擊,拖長談判時間,降低(歐盟)面臨的政治壓力。” 但他表示,也不能排除美歐之間先進行一輪貿易戰再推進談判的可能性。
就在這個時候,中國和阿根廷“牽手成功”,簽下一筆實實在在的大買賣。路透社援引四名貿易消息人士說法稱,多家中國飼料制造商已聯合簽署協議,擬7月采購3萬噸阿根廷大豆豆粕。據悉,這是自2019年中阿簽署協議,準許阿根廷大豆豆粕輸入中國以來的首筆訂單。
消息人士透露,這批豆粕的成交價格為每噸360美元(成本+運費),預計將在9月運抵中國廣東。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豆粕消費國,阿根廷則是全球最大的豆油和豆粕出口國。
中國進口阿根廷大豆(資料圖)
對中國而言,這筆訂單的意義遠不止于補充飼料原料,近年來,中國畜牧業規模不斷擴大,對豆粕的需求持續增長,2024年國內豆粕消費量突破7000萬噸。然而,過度依賴進口大豆加工存在風險——2024年美國大豆出口因貿易摩擦受阻,曾導致國內豆粕價格短期波動。引入阿根廷豆粕,相當于在巴西、美國之外開辟了第三條穩定供應線,尤其是在中美關系陰晴不定的背景下,這種多元化布局如同給供應鏈上了“雙保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