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7年、獻血21次
累計獻血8400毫升
這串數字清晰記錄著
永泰縣長慶鎮中埔村黨支部書記林金
用熱血鋪就的愛心之路
近日,記者采訪了林金
在他的辦公室
一摞獻血證與鄉村振興規劃材料并排放置
這是他的“雙線工作日志”
當被問及獻血經歷時
這位村支書笑得靦腆:
“第一次獻血時
沒想到能堅持這么多年”
1
17年雷打不動的“年度儀式”
2008年,林金在福州街頭偶然看到一輛獻血車,車身上“奉獻愛心 無償獻血”的八字標語觸動了他。
“當時沒多想,就挽起袖子做了第一次嘗試。”
回憶起這段經歷,林金眼含笑意,“工作人員告訴我,400毫升血液就可以幫助不止一條生命,這句話成了我獻血的動力。”
首次獻血后
林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他感慨:
“原來幫助別人真的會很快樂”
自那以后
獻血便成了他雷打不動的“年度儀式”
至今從未間斷
在林金17年的獻血歷程中
有許多令人動容的時刻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期間,身為黨員的林金戴著口罩趕往獻血點,成為特殊時期的“熱血逆行者”。
“患者等不起,黨員就該沖在前面。”這句話被林金反復提及。
幾年前,得知廈門血液緊缺,一名患者急需用血,他便毫不猶豫驅車百余公里奔赴廈門獻血。“患者得到救治那一刻,什么都值了。”林金表示。
在林金的辦公桌上
記者看到一疊無償獻血證整齊碼放著
最早的幾本邊緣已微微泛黃
因為獻血
林金先后獲得
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
面對榮譽,他擺擺手:
“這不算什么,關鍵是能救人”
為了能持續獻血
林金笑稱自己活成了“養生模范”:
戒酒、健身、規律作息成了他的日常
他說:
“獻血讓我更健康
現在連感冒都少了
體檢指標比不少年輕人還好”
2
以“造血”思維建設美麗鄉村
“獻血達人”身份之外的林金
則是位“造血型”村支書
中埔村和下埔村地處長慶鎮主干道沿線,交通便利,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特色農產品資源。
為此,在長慶鎮黨委、政府牽頭下,林金將這兩個村聯合起來,創新成立了中埔中心村黨委,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將這兩個村的優勢轉化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動力。
此外,中埔村盛產李果,林金還幫助鄉賢企業,盤活村內閑置資源,打造李果觀光工廠,推動李果種植采摘、蜜餞產銷、文旅觀光一體化發展。
“獻血是救急,鄉村建設是謀長遠。”
林金表示
他將“造血”理念融入工作之中
近年來,林金帶領村民們修繕河岸堤壩、綠化山頭、安裝路燈、硬化路面。
如今的中埔村,堤壩堅固,路面平整,一個美麗宜居的新農村正在悄然崛起。
村民調侃他:“林金的‘血’流給患者,‘汗’流給了中埔。”
截至目前
林金的獻血量已累計達8400毫升
算得上“獻血達人”
作為村支書
深諳“領頭雁”的力量的他
還成為了中埔村
無償獻血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
林金常說:
“黨員奉獻不只在崗位上
更應該在社會需要的地方”
漸漸地,在林金的影響下,不少村干部、村民也加入進無償獻血隊伍中。
每當這些人來獻血時,獻血站工作人員會親切稱他們為“林金的獻血團來了”。
林金表示
“未來,只要身體允許
體檢合格,我會一直堅持獻血”
記者 全怡月 /文 原浩/攝
新媒體編輯 陳翔茹
監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