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來看發布了2024年半年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大金重工)2000年創立,201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風電塔筒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經過20年的行業深耕,大金重工已經穩居全球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先驅梯隊,是國內出口歐洲海塔、亞洲出口歐洲超大型單樁的風電海工裝備制造企業。
大金重工的主要產品為:海上風電/陸地風電全系列的塔架、轉換段、基礎段、大型管樁、深遠海導管架、浮式基礎、海上升壓站等產品。大金重工在德國、波蘭等歐洲國家和國內的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廣東等省市擁有10余家成員企業,客戶和銷售網絡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金重工2024年的營收同比下跌了12.6%,這已經是連續兩年下跌了。好在2025年一季度的情況還不錯,營收同比增長了1.46倍,雖然其業績預告沒有公布營收的情況,但從其盈利情況和一季度的表現看,預計上半年的營收也不會差。
2025年上半年的詳細數據還沒有發布,只有將就2024年的情況看一看,超九成的業務是“風電裝備產品”,前兩年下跌的也正是該核心業務;還有少量的“新能源發電”和其他業務,“新能源發電”看起來規模不大,但毛利率高,是相當賺錢的。
國內業務下跌較大,出口業務略有增長,占比進一步提升后,已經可以和國內業務分庭抗禮了;和兩年前的占比才16.4%相比,出口業務的增長在下行期起到相當大的穩定作用。國內市場在2022年高達42.7億元,兩年時間跌去一半多,能在如此的環境中保持現在的經營和業績狀態,大金重工還是算做得不錯的。
凈利潤在2021年就創下峰值,在下跌兩年之后,2024年有所反彈。2025年一季度大幅增長3.36倍,從其上半年業績預告看,歸母凈利潤在5.1-5.7億元之間,這已經接近峰值年份全年的水平了,當然是相當可觀的表現了。
分季度來看,在2024年三季度之前,營收一直都是螺旋下跌的節奏,形勢看起來相當嚴峻,但四季度突然大幅增長,2025年一季度以更大的增長幅度,保持了這一趨勢。凈利潤在2023年末和2024年初的情況是比較差的,后續季度穩中有升,整體形勢明顯好轉。
雖然季度間的波動仍然偏大,但還是看得出來,2024年的毛利率明顯在更高的平臺上運營,最近兩個季度的毛利率都超過了三成,估計2025年二季度和上半年也會超過三成或接近這一水平,這當然對提升主營業務盈利空間有利。
期間費用的季度間波動偏大,導致主營業務盈利空間有所波動,但2024年以來的盈利空間明顯要好得多。特別是2025年一季度的盈利空間接近三成,雖然和期間費用較低有關,但也是最近兩年中最好的表現,甚至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單季表現。
回頭來看年度的情況,毛利率在2022年跌至谷底后,2023年就大幅反彈,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都不能算是反彈了,而是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銷售凈利率在2021年和2022年縮小了與毛利率的距離之后,最近兩年又有所擴大,這當然和營收規模下降有關,2025年一季度有所好轉,但似乎還沒有恢復至2022年的距離。
凈資產收益率在2020年和2021年超過了20%,2022年腰斬,2023年再次腰斬。2024維持在這一水平,2025年一季度的凈資產收益率反彈至12.5%,較峰值年份還有較大的距離,其上半年的水平應該比這高不了太多,暫時無法恢復至20%以上的水平了。原因并不復雜,那就是2024年末的凈資產是當年的兩倍多。
毛利率增長的主要原因還是主力產品“風電裝備產品”的增長,“新能源發電”業務的水平比較高,也起到了拉升作用。別看“新能源發電”業務的規模小,但由于毛利率太高,拉升作用并不小,只是該業務的毛利率也有下滑的趨勢。
國內外市場的毛利率都在增長,主要的增長來自于出口業務,由于出口業務的毛利率比國內市場高得多,導致其毛利率貢獻已經接近六成,比營收占比要高很多??梢哉f,2023年和2024年主要都是靠出口業務穩住了盈利形勢的;雖然現在還不清楚2025年上半年的情況,我個人估計其出口方面的表現應該差不了。
2021年的主營業務盈利空間為15個百分點,2022年和2023年在10個百分點左右,2024年已經超過了2021年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的表現更加優秀,我們前面已經說過,這可能是季節性因素導致的,或者說是財務費用異常導致的,不然其期間費用占營收比不可能那么低。
在其他收益方面,2024年成為凈損失狀態,同比差異1.2億元左右,如果扣除這些影響,凈利潤還會更好一些。導致其損失的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都在擴大。而政府補助和投資收益同比卻有所下滑。
“信用減值損失”主要是“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在營收下跌的情況下,有如此的表現,當然是受大環境的影響所致。在“資產減值損失”方面,并沒有“存貨跌價損失”,主要是“在建工程減值損失”,還有一定的“合同資產減值損失”。
這兩項損失較大就不太正常了,“合同資產減值損失”主要是“應收質保金”有近千萬元有收不回來的風險了;“在建工程減值損失”主要是“提質擴模項目”和“阜新葉片項目”發生了減值。項目還在建,就確定不太可能回收投資了,在現在的環境下,這種現象會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身上發生。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不錯,2024年創下了新高,在2022年大額“定增”凈融資之后,這幾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所擴大。加大產能等投入,卻迎來了營收下跌,部分在建工程計提減值損失就不讓人意外了。但投入似乎總是會用的,有時候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發生延遲,比如2025年上半年的情況,可能就與這些投入有關。
存貨、應收和應付項目對“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的影響變得無規律,原因是這幾年的營收下跌,理論上并不需要單向增加這方面資金的占用。那么后續的營收大幅增長,會不會又要出現多占用資金的情況呢?從2025年一季度看,似乎正是這樣的,但半年或全年的情況還需要繼續觀察。
固定資產的規模在2023年末和2024年末大幅增長,2025年一季度末主要是在建工程的規模在三年多的時間,經營性長期資產增長了好幾倍。雖然這一行并不主要拼產能,但基本的投入還是不能少的,如果市場需求增長,這些投入產生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哪怕現在看來2023年和2024年的情況并不太好。
2024年末的主要在建項目和建成項目似乎都是風電和光伏這類發電的項目,當然也有一些生產類的企業,只是數量和規模上并不占優。是不是以后發電類業務的占比還會上升?我們以后就能看到,看著那么賺錢的生意,似乎大金重工也應該這樣來做選擇。
大金重工的長短期償債能力都是不錯的,這和其2022年大額股權融資有關。雖然這樣做也不是沒有代價的,那就是其凈資產收益率很難再恢復至以前達到過的兩成以上的水平了?,F在的市場環境復雜,大金重工當年大額融資以應對可能面臨的行業下行風險,還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只是投資者們對此是否滿意,我們就不好評價了。
風電裝備行業這幾年面臨著下行的壓力,大金重工通過擴大市場,提升出口市場的占比,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大金重工還通過“新能源發電”等高毛利率業務,來穩住盈利能力,兩方面都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