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4歲高齡的老人,瘦骨嶙峋坐在輪椅上,眼神渙散,嘴巴無法閉合,被推著出現在一家婚慶店的開業典禮上,這位老人就是中國相聲界泰斗楊少華。
就在他去世前一天,還在為家族晚輩“帶貨”,顫抖的雙手艱難地比出個大拇指,沙啞的聲音從喉嚨擠出個“地道”二字。
這樣的畫面讓無數網友看得揪心不已,一個為子女奮斗一生的父親,怎么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淪為了賺錢工具?而這種晚景,難道是所有老藝術家的宿命嗎?
在北京的貧民窟里,1931年,一個叫楊少華的孩子出生了,那時候誰也想不到,這個出身寒微的小男孩,日后會成為中國相聲界的一代宗師。
人生啊,就是這么神奇,有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楊少華12歲那年被介紹到西單商場當學徒,學修理皮鞋,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鞋店旁邊有個啟明茶社,每天傳出陣陣歡笑聲,好奇的小少華常常溜過去聽相聲,漸漸地對這門藝術著了迷。
為了這份愛好,他甚至把正經工作給丟了,因為總是跑去聽相聲,被鞋店師傅給辭退了,沒想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相聲演員常寶霆的勸導下,楊少華拜啟明茶社的郭榮啟為師,正式開始學習相聲。
命運這東西,真是說不準,18歲的楊少華來到天津,在一家軋鋼廠當起了鉗工,這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北京小伙子,憑著自己的相聲才藝,很快成了工廠工會的文藝骨干,后來又被調入南開區曲藝團,搖身一變成了專業相聲演員。
按照現在的話說,這就是愛好變職業,副業變主業,不過楊少華的這條路可不好走,他得從基層一步步爬上來,文革后,他調入天津市曲藝團,曾為相聲大師馬三立捧哏。
20世紀70年代,又開始為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捧哏,共同創作了《戒煙》《地理圖》等經典相聲節目。
捧哏其實比逗哏難,逗哏演員有臺詞,有包袱,但捧哏要在恰當的時機說恰當的話,既不能搶戲,又要讓逗哏的包袱更加出彩,而楊少華在這方面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蔫哏”。
這種看似慢半拍卻恰到好處的捧哏風格,讓他在相聲界獨樹一幟,90年代初,楊少華改與趙偉洲搭檔,合作表演了《枯木逢春》《危言聳聽》《最佳顧客》等作品,他的藝術造詣達到了新高度。
有意思的是,楊少華真正走進大眾視野,是在他古稀之年,2004年,已經73歲的他與兒子楊議聯合主演了電視劇《楊光的快樂生活》,在劇中飾演主角楊光的父親楊豐年。
盡管年紀已高,但楊少華依然生動地演繹了這個有點倔、有點貧、又熱心腸的天津老頭,那時候的楊少華,精神矍鑠,神采奕奕,一點也不像個七十多歲的老人。
隨后十幾年里,楊少華、楊議父子二人又陸續拍攝了“楊光”系列共十部電視劇,這個角色讓他家喻戶曉,2013年,楊少華還首次涉足大銀幕,主演了電影版《楊光的快樂生活》。
2018年,87歲高齡的楊少華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與林永健、李明啟等表演小品《為您服務》,終于圓了自己的“春晚夢”,同年,他和兒子楊議創辦的楊光相聲社正式開張,旨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讓老百姓聽得起相聲”。
楊少華的一生,不斷在創新與傳承之間尋找平衡,從最初的為名家捧哏,到后來的自成一派,從相聲舞臺到電視熒屏,從藝術表演到文化傳承,他的人生軌跡印證了那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不得不說,楊少華能在相聲這條路上走這么遠,真是太了不起了,要知道,相聲這門藝術,講究的是“說、學、逗、唱”四門功課,沒有幾十年的苦功夫,根本就吃不了這碗飯,而楊少華不僅吃了這碗飯,還吃得風生水起,成為了行業的領軍人物。
人這輩子啊,有順境有逆境,年輕的時候拼死拼活,為的就是老了能歇歇,享享清福,可是楊少華老爺子這一生,也算是大起大落,真正嘗盡了人間百味。
年紀大了,照理說該是兒孫繞膝、含飴弄孫的時候了,。可誰曾想,他老人家94歲高齡還得東奔西跑,為兒子們賣力氣,這事兒說出來,真讓人唏噓不已。
楊少華一共有五個兒子,老大楊威、義子楊進明、老三楊倫、老四楊健,還有最小的兒子楊議,按說五個兒子,輪流照顧老父親,每人負責一小段時間,老爺子晚年生活應該無憂才對。
現實卻是,近年來楊少華一直跟三兒子楊倫住在一起,表面看起來是個不錯的安排,畢竟楊倫曾做過廚師,會做飯,能更好地照顧老人家的飲食起居,但事實的另一面卻讓人心酸,楊倫經常讓父親參與他的直播帶貨活動。
你們能想象嗎?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每天被要求對著手機鏡頭說這個好吃那個好用,網友們統計過,最少的時候楊少華一天要拍兩三個視頻,一般是四五條,多的時候一天甚至拍攝八條廣告視頻。
這哪是在照顧老人啊,簡直是在壓榨他最后一點力氣,每條視頻都有好幾分鐘長,再加上失敗的嘗試,需要反復拍攝,這對一個90多歲的老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消耗。
更讓人揪心的是,楊少華被要求為各種產品代言,從淀粉腸、麻醬雞蛋到面包等各種食品,大多都不適合老年人食用,既沒營養,又不好消化,視頻里的老人,常常是一臉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卻還得按照兒子的要求做出各種反應。
2023年7月,91歲的楊少華因為血壓太高住院治療,那時候的他就已經十分虛弱,骨瘦如柴了,在視頻中,他感慨道哪有比一家人健健康康更重要的事情呢,自己也努努力,少給他們添麻煩,爭取再多活上幾年。
聽聽,這是什么話啊。一個為子女奉獻一生的父親,到了晚年不但不能享受子女的孝敬,反而還要擔心自己“添麻煩”,這得多辛酸啊。
而最近,楊少華的身體狀況明顯走下坡路,網友們注意到,他的體重急劇下降,從原本的身材到現在的“皮包骨頭”,變化太大了,視頻中的他,面部表情呆滯,對周圍的談話毫無反應;眼睛茫然地看向前方,嘴巴一直張著無法閉合,似乎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肌肉。
他甚至無法自己走路,上下臺階都需要兩個人攙扶,上車也成了一項困難的任務,就是這樣一個需要精心照料的老人,卻還被頻繁地推到公眾面前,參加各種商業活動。
7月9日,有網友發布了一段視頻,顯示94歲的楊少華出現在一家婚慶店的開業典禮上,他已經無法站立,只能坐在輪椅上,被人推著四處走動,網友們看到這一幕,紛紛表示心疼,老爺子都瘦成這樣了,兒子還把他推出來商演,可真是“孝順”啊。
而就在這段視頻被發布后不久,楊少華就離開了人世,人生的最后一刻,他還在為兒子們工作,這是何等的悲哀!
其實,楊少華一生為了兒子們付出太多了,他為了支持兒子們的事業和生活,在58歲高齡時辦理了病退,開始了“北漂”生活,多年的辛苦經營,最終為四個兒子都買了房子,安排他們成家立業。
可現實卻是,楊少華成了兒子們的“搖錢樹”,。尤其是他最小的兒子楊議,靠著父親的名氣和資源,在相聲界站穩了腳跟,還進軍影視圈,拍了一系列《楊光的快樂生活》,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也有人為楊議辯護,說他其實是真正的孝順,懂老年人的心理,知道父親需要什么,用心呵護父親的晚年,讓父親開心,盡享夕陽紅的快樂,他帶著父親出來活動,是不想讓老人家整天悶在家里,給他創造社交的機會。
不管怎么說,對于楊少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來說,晚年生活本應該更加安逸舒適。他用一生的努力為中國相聲藝術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獨特的“蔫哏”風格,塑造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
楊少華的離世,不僅是相聲界的損失,也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在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我們是否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文關懷?一個藝術家的尊嚴,不應該在生命的最后階段被如此消耗,一個老人的晚年生活,究竟應該是怎樣的?
楊少華的一生,從貧民窟走出的少年,到相聲界的泰斗級人物,再到晚年被推上各種商業活動的舞臺,折射出了藝術家的輝煌與無奈。
愿楊少華一路走好,也愿我們的社會能從他的故事中汲取教訓,讓每一位老人、每一位藝術家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關愛。相聲藝術永存,大師精神長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