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印度的宣傳界。據環球網近日報道,印度現在已經把2020年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拍成了電影,叫《加勒萬之戰》,說是要展現印軍的英勇形象。這部片子是由印度政府掏腰包投資的,計劃今年7月份上映。它的宣傳語就更加雷人了,叫“印度打響最殘酷戰斗,卻未開一槍”。
不過印度人實在沒有辦法把這次沖突公開宣傳成勝利之戰,于是在宣傳手法上故意拐個彎,把重點放在宣揚印軍的英勇行為上面。而實際情況卻是什么呢?在2020年6月15號的晚上,印軍公然違反協議,越界搭設帳篷,還拿著鋼管、鐵棍等等搞突襲,當場造成我4名勇士犧牲。我邊防官兵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自衛反擊,結果印軍被打得滿地找牙,抱頭鼠竄、跪地求饒。印軍除了盲目偷襲、狼狽逃竄,哪有什么英勇行為。
印度人拍電影、玩精神勝利法,那是一貫的。印度在2023年7月14號還上映了一個片子,叫《印度人》,它虛構了6名印度年輕人潛入中國執行所謂秘密任務這么一個冒險故事。在這部影片當中,印度人輕易地穿越了中印邊界,用簡單的偽裝和謊言,混入到了中國的軍事基地,可以隨意操作中國的軍事設備,能用一些簡陋的武器和爆炸物,就可以對付中國的先進火力。這些胡編亂造、嚴重違背事實的片子恰恰說明,印軍的所謂英勇行為永遠只能靠創作,只能出現在他們的影視作品當中,現實當中根本就沒有。
不過由此想到我們自己,自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之后,至今我們沒有拍過一部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考慮到中印關系的大局的需要,適當控制這一方面的影視作品,那還是有必要的。但是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是否需要繼續保持不拍相關的影視作品這么一個做法?就印度方面的所作所為來看,我們應該有反擊的必要。這個反擊不不僅僅在邊境線上,輿論陣地同樣十分重要。
記得偉人有過這么一句話,他說:“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這句話實在太精辟了。如果能把1962年中印戰爭、加勒萬河谷沖突等歷史題材拍成影視作品,相信正面作用遠遠大于影響到中印關系的負面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相信有朝一日,會有相關的影視出品,會有相關的影視作品出現在人們面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