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顧振烈士的日記與AI制作的閔行解放時間線相遇,當創造了眾多“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閔行南部“四大金剛”和“五朵金花”交相輝映,當紅色期刊、紀念郵票和被收藏了60多年的電唱機重新出現在眼前……7月9日上午,2025年閔行區“曬曬傳家寶”紅色文化主題展覽在閔行區圖書館一樓大廳開幕。
本次展覽深度挖掘閔行本土紅色資源與紅色印記,以閔行區域內的市民、企事業單位的“紅色傳家寶”為主要線索,生動講述這片熱土上的革命烽火與奮斗豪情,為市民呈現了一場獨具閔行特色的紅色文化公開課。區委副書記唐勁松出席開幕活動。
“紅色傳家寶”
鋪展烽火歲月與美好生活畫卷
今年3月,閔行區發起了“探尋紅色記憶 凝聚奮進力量”——2025年閔行區“曬曬傳家寶”紅色文化征集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響應,共收到來自市民群眾、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珍藏的“紅色傳家寶”412組。此次展覽,由于展覽現場保存條件有限,主辦方選取具有宣傳價值和教育意義的傳家寶案例28組進行展出,其中包括了實物71件、相關影像資料8份。這些珍貴的實物和影像, 凝結著信仰的力量和奮斗的足跡,串聯起閔行紅色歷史畫卷。
展覽從“烽火歲月·赤誠初心”“建設征程·匠心報國”“家國同頻·薪火相傳”三個篇章,分別講述了烽火歲月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位于閔行的“四大金剛”“五朵金花”和各領域勞模工匠的奮斗精神,以及紅色報紙、紅色電影、紅色唱片中的家國情懷?!皼]想到閔行在戰爭年代,有這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爆F場觀眾在觀看展覽后感嘆道。
青春接力講述閔行紅色故事
開幕活動現場,紅領巾講解員、大學生紅色文化志愿者代表接受了主辦方頒發的“紅色傳家寶傳講人”聘書,在接下來一個月的展期內,他們將攜手為市民群眾提供展覽講解志愿服務。“通過講解,我更進一步了解了老一輩人的故事,這些榜樣力量也激勵著我努力學習,以后為國家做更多貢獻。”在聲情并茂的講解后,小小講解員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兩位“紅色傳家寶”的提供者——顧振烈士女兒顧慧娜、國家級水稻栽培專家顧德法深情講述了各自傳家寶的故事。
“我們家很多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我在這樣的家風中不斷成長,我也將把家中的革命傳統繼續傳承下去。”顧慧娜指著展出的“光榮之家”證書說道。
這張證書是20世紀40年代蘇南行政公署頒發給抗戰軍屬家庭的榮譽證明,它見證了顧慧娜一家投身革命事業和新中國建設的歷程,也承載了從革命年代至今一代又一代顧家人傳承革命精神,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念。
他們還與現場的紅領巾講解員、大學生紅色文化志愿者進行了深入交流,讓年輕一代“紅色文化傳講人”對現場展品有了更準確的理解和把握,也讓大家在聆聽、學習、講述和交流的過程中,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文化。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婕出席活動。
解鎖紅色尋訪新玩法
自紅色文化季系列活動啟動以來,閔行區推出了14處紅色文化推薦打卡地。此次展覽將這些點位做成了打卡地圖,市民在參觀展覽后,可以通過現場互動活動領取地圖和藏有打卡地膠片的“紅色票根”,并根據地圖提示信息前往紅色陣地參觀打卡。
此次展覽將從7月9日持續到8月10日,每天分別于9:30、10:30、14:00、15:00安排四個場次的講解服務,市民可在閔行區圖書館開放時間段內前往參觀打卡。
市民還可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曬曬傳家寶”活動專題,線上參觀展覽并參與互動。
2025年閔行區“曬曬傳家寶”紅色文化主題展覽
展覽時間:7月9日—8月10日 9:00—17:00
展覽地點:閔行區圖書館一樓大廳(名都路85號)
記者:姚怡瑩
視頻:郭新若 曹楠 陸乾辰 陳天懿(實習)
攝影:陸乾辰
供稿:區委宣傳部
初審:林心怡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