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街頭巷尾的車輛也日益增多。然而,隨之而來的停車問題,卻讓不少市民陷入了困擾。
近日,市民李小晶向中衛市新聞傳媒中心民生熱線反映,自己在市區濱河首府小區門口施劃了停車標線的停車位上停車,卻幾次被貼條。像李小晶這樣把車停放在車位上卻遭遇貼條的市民還有很多,這一情況引發了廣大市民對城市停車管理的廣泛關注。
“明明在施劃標線的停車位上規范停車,卻被貼條,讓人很郁悶。”李小晶說,多年來,小區業主習慣將車停放在道路兩側,且未受到處罰。但近一個月,許多車主頻繁收到罰單,甚至出現罰單疊加的情況。李小晶氣憤地表示,她找了一圈才在十字路口發現一張限時停車標識牌,而停車位上根本沒有標注限時信息。“如果要管理,至少應該提前廣而告之,或者在停車位上標注清楚,而不是悄悄立個牌就開始貼罰單。”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濱河首府小區北門口附近看到,道路僅有一側部分路段劃設了停車位,另一側并未劃設,但兩側都停滿了車輛。沿著這條路前行,在十字路口附近發現了一塊寫著“限時停車 違者抓拍19:00-08:00”的標識牌。但這張標識牌上方是茂密的樹枝,一些稍大型的車輛停放后也會將其遮蔽,若不仔細觀察,很難注意到。
記者走訪發現,類似因停車標識不明顯、停車資源緊張引發的問題并非個例。在不少老舊小區,同樣上演著停車難的現實困境。這些小區建設年代久遠,車位配比不足。夜幕降臨時分,忙碌一天的居民們駕車歸來,常常圍著小區轉好幾圈也找不到一個車位,無奈之下,只能冒險將車臨時停到小區外的道路上。一旦遭遇執法,動輒上百元的罰款讓本就因停車難而焦慮的車主們直呼“傷不起”。這種“停車難”與“執法嚴”之間的矛盾,已成為困擾居民日常生活的突出問題。
“多數都是上班族,基本上早上8點左右就開走了,也不影響啥,但有時候早上6點多就有交警來貼罰單了,很離譜,感覺他們貼條的初衷就是為了完成業績。”市民麥曉芳說,在她挪車時,發現僅她所居住的小區周邊的車輛被貼條,其他小區門口同樣停了不少車輛,但卻沒有被貼條,交警的執法存在隨意性。
不僅老舊小區面臨著停車困局,城市的商業街區也深陷類似的停車矛盾之中。市民李明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遭遇:今年在正豐巷停在劃了線的臨時停車位上,去路邊的小超市買了點水果,短短十分鐘內就被貼了罰單。雖然后來申訴成功撤銷了處罰,但這種“閃電貼條”仍讓他心有余悸。該區域作為一條商業街,市民臨時停車的需求旺盛,大家普遍理解不能長時間占用道路,但僅僅幾分鐘的臨時停車需求也遭遇處罰,讓市民感覺執法缺乏必要的彈性和溫度。周邊商戶也反映,因停車不便,不少顧客選擇繞道而行,生意也受到了影響。
面對市民的諸多抱怨,交管部門回應稱,嚴格執法是為了保障道路暢通、維護交通秩序。部分路段長期存在車輛違停現象,阻礙通行且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加大了巡查和處罰力度。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科科長周海生表示,濱河首府小區門口的限時停車位已設置一個多月,交警執法時采取短信提醒車主盡快駛離。通常10分鐘內駛離則免于處罰。不過,在市區部分嚴管街,如消防通道、學校周邊、主干道等,一旦違停會直接處罰。
然而,這種解釋并不能完全消解市民的不滿。許多車主表示,車輛被貼條前并未收到短信提醒,即便有相關規定,也應提前廣泛告知,給予大家適應期,而不是“突然襲擊式”“隱藏式”執法。
“在很多城市,限時停車位不僅有明顯的標識牌,在停車位上也寫明幾點到幾點的限時,大家一目了然。”市民李明說,目前,市區的許多限時停車標識設置不合理,位置隱蔽且停車位未標注限時信息,讓車主防不勝防。此外,執法方式過于僵化,一些不影響交通的背街小巷也被納入嚴管,缺乏彈性管理。
來源:中衛新聞網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