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復雜多變,《大而美法案》對全球油氣格局的影響充滿變數。
文/敬民
7月初,美國眾議院通過修訂后的《大而美法案》。該法案提出通過《工業基礎基金》撥款50億美元用于支持關鍵礦產(如稀土、鋰、鈷、鎳等)供應鏈投資。同時提出強化傳統能源開發,恢復和擴大聯邦土地及近海的石油、天然氣勘探和開發,簡化租賃與審批流程,提出補充和修復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提升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地位。關注油氣和關鍵基礎礦產成為《大而美法案》條款特色之一。
供圖\IC photo
對G7《關鍵礦產行動計劃》予以呼應
2025年4月中國對關鍵礦產品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后,歐美供應鏈一度受到嚴重沖擊,市場反應較為強烈。中國占全球稀土精煉產能90%份額,具有絕對競爭力。稀土禁令讓歐美國家心生忌憚,促其萌生稀土等關鍵礦產品自給能力提升的計劃。
2025年6月加拿大在G7峰會上提出《關鍵礦產行動計劃》倡議并得到附和。《關鍵礦產行動計劃》主要內容涵蓋三方面:一是明確了G7國家關鍵礦產產品對外部市場依賴程度下降目標,提出2030年前將關鍵礦產對外依賴削減50%;二是形成G7內部聯盟,在G7國家內部通過標準化采購、突出ESG要求、補貼本土企業等手段建立起美日加主導的“礦產安全伙伴關系”,一致對外;三是計劃構建由歐美國家加盟的G7礦產資源聯盟產業鏈,具體思路是聯合澳大利亞(稀土)、印度(加工)、韓國(電池)及非洲資源國,創建關鍵礦產產業鏈。美國此次通過《大而美法案》,將稀土及鋰鈷鎳等礦產供應鏈投資作為內容之一,是對G7《關鍵礦產行動計劃》的呼應,針對中國的意圖非常明顯。
增強話語權
《大而美法案》開放了聯邦土地與海域用于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推翻了拜登政府之前設立的限制。根據規定,未來15年將在墨西哥灣進行30次租賃拍賣,每年在9個州內的聯邦土地上開展30多次租賃,并允許油氣行業進入阿拉斯加。該法還削減了企業在聯邦土地上開采石油與天然氣時需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
作為傳統化石能源的堅定支持者,特朗普此舉在意料之中,早在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加大傳統能源開采時便有體現。從全球貿易格局角度而言,美國油氣產量的增加,意味著其在國際油氣貿易中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一方面,美國可能會加大油氣出口,與俄羅斯、沙特等傳統油氣出口大國展開更激烈的市場份額爭奪。例如,在歐洲市場,美國一直試圖削弱俄羅斯天然氣的影響力,法案實施后,美國可能會憑借更多的供應和更優惠的價格,進一步擠壓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的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對于那些依賴油氣進口的國家來說,美國油氣供應的變化將影響它們的能源采購策略。進口國可能會重新評估與美國及其他油氣供應國的合作關系,全球油氣貿易流向或許會因此發生顯著改變。
當然,全球石油、天然氣市場并非完全由美國主導,還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從需求端來看,全球經濟的發展態勢直接影響著油氣需求。如果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對油氣的需求也會相應減少,即便美國增加油氣供應,也難以改變供大于求的局面,油價仍可能持續低迷,這對美國油氣企業來說并非好事。從供應端角度,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其盟友組成的OPEC+一直通過減產或增產協議來調節全球油氣市場平衡。
供圖\視覺中國
機遇與挑戰
對于中國而言,機遇主要表現在油氣進口方面。我國是油氣需求大國,國內工業化、城市化穩步推進,國內石化產能規模宏大,領先全球,這些都是支撐油氣需求的有力因素。而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高,高位需求意味著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高。美國能源新政、《大而美法案》、“做低”國際油價對于我國低成本進口利用海外油氣資源總體有利,這一點毋庸置疑。
特別是俄烏沖突后,歐盟對俄油氣依賴程度下降,今后對美國的油氣依賴程度也在下降。在此形勢下,美國能源新政以及《大而美法案》實施帶來的油氣增長以及國際市場開拓重點必將轉向亞洲,而中國目前正處于油氣需求增長狀態中,是全球最大的油氣買家,美國與中國合作是大賣家與大買家的合作,屬于資源優化配置,對中美利好。對我國而言,從美國進口油氣相當于進一步鞏固了多元油氣進口通道,對于緩解中美貿易逆差也很有幫助,也是對特朗普總統近期提出的希望中國多進口美國原油的回應。
挑戰主要集中在稀土、鋰鈷鎳等關鍵礦產市場份額手沖擊。中國是稀土和關鍵礦產精煉大國,產能國際領先,目前具有顯著競爭力。但《關鍵礦產行動計劃》《大而美法案》實施的核心目標是推動礦產品供給替代,必須通過新建產能的路徑實現。然而礦產開發精煉產能的形成需要較長周期,需要礦產資源、核心技術以及成熟產業的系統配套具備。從實施情況看,無論是美國還是G7其他國家在該領域的突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不可能通過“跨越式”“閃電戰”方式來實現,新建產能具有不確定性。假如美國主導的礦產精煉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菲律賓等國,此舉雖可降低勞動力成本投入,但這些國家產業整體基礎薄弱,新建產能挑戰依然艱巨,后續仍需要美國、歐盟的投資支持。因此就目前的情況看,《大而美方案》關于關鍵礦產行動方案實施效果有待觀察。這一現實為我國鞏固關鍵既有礦產產能優勢,鞏固和提升產業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提供了空間。
應對策略
特朗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雖為美國傳統油氣產業帶來些許利好,但在復雜的全球政治、經濟和能源發展背景下,其對全球石油、天然氣格局的影響充滿變數。是重塑全球油氣市場秩序,還是在多方制衡下效果大打折扣,仍有待檢驗。
當前中美關稅談判進入新階段,雙方相互讓步,談判取得了重要進展。宜順勢推進,在談判中就中國自美進口油氣作為重要議題和關切之一,爭取破除貿易藩籬取得突破。如前所述,中美加強油氣貿易有助于維護美國油氣產業鏈穩定,也有助于豐富中國油氣海外選擇,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屬互惠互利的雙贏。
關于稀土等礦產,宜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持續做強做大稀土、鋰、鈷、鎳、銅、鋅等關鍵礦產產業鏈,鞏固競爭優勢。立足現有稀土及鋰、鈷、鎳、銅、鋅等礦產的產能、技術和國際市場份額優勢,以不變應萬變,持續推進礦產精煉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突破,持續依靠技術創新打造高效進步、富有競爭力的礦產開發商業模式,在鞏固產能規模優勢基礎上維護好G7客戶并增強需求黏性,保持中國關鍵礦產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