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最近的一番話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這位防長竟然公開表示,不管特朗普是不是美國總統,中國都不太可能在南海對菲律賓動手。
這話聽起來好像是在給中國"發好人卡"。可是一個小國防長為什么敢如此大膽預測大國的軍事行動呢?
菲律賓防長的"神預測"
特奧多羅這番話說得很輕松,好像他真的摸透了中國的戰略脈搏。
7月9日,他坐在路透社記者面前,一臉自信地分析著南海局勢。
按他的說法,不管特朗普當不當總統,中國現在都沒心思跟菲律賓在南海較勁。
這位防長的"神預測"其實不無道理。最近這段時間,中東打得熱火朝天,俄烏沖突也沒消停,美國忙得焦頭爛額。
特朗普剛上臺,忙著處理移民問題和搞他的"對等關稅"政策,根本無暇顧及菲律賓這個"小老弟"。南海確實比之前安靜了不少。
特奧多羅的自信還有個重要來源:日本可能要賣給菲律賓6艘二手驅逐艦。
日媒報道說,石破茂政府有這個意向。
雖然是二手貨,但對菲律賓海軍來說已經是不錯的裝備了。有了這些軍艦,特奧多羅說話的底氣自然足了一些。
不過這位防長前兩天還說過更狂的話,要求中國放棄核武器才有權倡導東南亞無核化。
這話說得就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一個小國防長對核大國指手畫腳,這種囂張勁頭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臺海的緊張氣氛越來越濃
賴清德最近可沒閑著。
他搞了一個規模挺大的"漢光"軍演,動員了2萬多人,連著訓練10天。
這個軍演的規模和強度都不小,明顯是在做最壞的打算。
臺灣方面的緊張情緒很明顯。賴清德心里清楚,大陸那邊可能真的要有動作了。
軍演搞得這么大,訓練強度這么高,就是想讓臺軍做好準備。
10天的連續訓練,對參演官兵來說壓力不小,但形勢逼人,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這種緊張氛圍和三年前形成了鮮明對比。
那時候美方主動挑起南海爭端,搞得這一帶劍拔弩張。現在風水輪流轉,臺海成了焦點,南海反而平靜了下來。
賴清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大陸方面一直把臺海統一當作核心利益,這個問題的緊迫性遠超南海爭端。臺灣當局感受到壓力,自然要加緊備戰。
中國的戰略選擇
中國的戰略重點其實很明確,就是不會被美國的節奏牽著鼻子走。
美國想讓中國在南海消耗精力,但中國有自己的計劃和時間表。
從戰略角度看,臺海問題的優先級確實比南海高。
臺海統一了,南海問題自然就好解決了。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臺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南海雖然重要,但在優先級上還是要排在后面。
中國在南海采取的是"反切香腸"策略,讓美菲聯盟陷入被動。
美國想用"切香腸"的方式逐步蠶食中國在南海的權益,中國就反過來用同樣的方式應對。
這種策略既避免了直接沖突,又能維護自己的利益。
特奧多羅能看出這一點,說明他對地緣政治還是有些了解的。
中國確實沒必要現在就在南海開戰,因為時機不對,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美國“分身乏術”
特朗普政府現在確實分身乏術。
移民問題搞得國內矛盾重重,貿易戰又要重新開打,哪有精力管那么多海外事務。
美國在臺海和南海都沒有做好準備。
軍事部署需要時間,政策協調需要過程,盟友關系需要維護。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
中東局勢還在惡化,俄烏沖突看不到結束的跡象,美國的注意力被嚴重分散。
這種情況下,亞太地區的重要性雖然很高,但實際投入的資源有限。
菲律賓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以前美國對南海問題很上心,現在明顯沒那么積極了。
特奧多羅的判斷可能就是基于這種觀察。美國靠不住,菲律賓只能自己想辦法,所以才會考慮從日本買軍艦。
結語
特奧多羅的這番話雖然聽起來有點狂,但確實反映了當前地緣政治的一些現實。
中國的戰略重點在臺海,美國忙于應付多線作戰,菲律賓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南海的相對平靜可能只是暫時的,真正的較量還在后面。
各方都在為可能到來的變局做準備,只是準備的方式和重點不同而已!
信息來源:
路透社,《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接受專訪談南海局勢》,2025年7月9日
日本共同社,《石破茂政府考慮向菲律賓出售二手驅逐艦》,2025年7月8日
臺灣《聯合報》,《漢光軍演動員2萬余人連訓10天》,2025年7月7日
菲律賓《馬尼拉公報》,《防長特奧多羅要求中國放棄核武器》,2025年7月7日
美國《華盛頓郵報》,《特朗普政府忙于應對移民和貿易政策》,2025年7月6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