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Ouryao
一紙來自美國眾議院的點名函,再次將中國生物科技巨頭金斯瑞推上風口浪尖。然而,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一場針對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系統性“點名審查”的最新章節。
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高調要求對金斯瑞進行審查,將引發業界震動。
金斯瑞二度“上榜”,審查風暴再起
據路透社報道,7月8日,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致信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Kash Patel和美國國家情報總監Tulsi Gabbard,再次表達對金斯瑞生物科技(GenScript)與美國公司展開新合作的擔憂,要求提供金斯瑞及其附屬公司百斯杰(Bestzyme)、傳奇生物(Legend)和蓬勃生物(ProBio)的最新情報和執法信息。
這已是金斯瑞第二次被點名。2024年5月30日,在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一封信中,美國眾議院中國委員會主席John Moolenaar和資深委員會成員Raja Krishnamoorthi表示,金斯瑞生物科技與美國公司及政府的合作引發了對美國公司知識產權風險的擔憂。
信中多次強調——這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國的生物技術能力,直接挑戰美國在這一重要領域的領導地位。
金斯瑞受到的關注是“全方位”的,旗下三家子公司均被點名,也是上面提到的三家公司:百斯杰、蓬勃生物和傳奇生物。
近年來,美國國會議員一直在強調中國 CDMO 業務對美國構成的威脅。
“點名俱樂部”擴容:藥明康德、華大基因等同遭審視
金斯瑞絕非唯一被美國鎖定的中國生物醫藥企業。該委員會已將多家行業龍頭納入其審查視線,形成一股明顯的打壓浪潮:
1. 藥明康德:
焦點:主要集中在其合同研發生產(CRDMO)業務模式上。美方質疑藥明康德在收集和分析美國客戶(包括大型藥企)的敏感生物數據和知識產權方面可能構成風險。
行動:委員會不僅點名,更直接推動了立法行動。今年1月,其支持提出的《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草案,將藥明康德(及其關聯公司藥明生物)列為“受關注生物技術公司”,試圖禁止美國聯邦資助的醫療機構與其簽訂合同。該法案雖未最終通過,但引發了巨大市場波動和政治壓力,成為懸在藥明系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 華大基因及其關聯公司:
焦點:基因測序數據安全是其長期被質疑的核心。美方指控華大基因可能通過其測序設備(特別是其在美國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產品)和檢測服務(如無創產前檢測NIPT)收集美國公民的基因數據,并擔憂這些數據可能被用于其他目的。
行動:華大基因及其部分子公司已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面臨投資限制。同時,其設備和服務在美國部分州和機構的使用也受到限制或審查。該委員會持續對其進行關注和施壓。
這些指控存在共性:均圍繞 “基因/生物數據安全” 和 “技術轉移風險” 展開,但普遍缺乏公開、確鑿的證據支撐,更多基于“可能性”和戰略競爭的“有罪推定”。
從CRO/CDMO(藥明系)、基因合成(金斯瑞)、測序(華大),美方的“點名”覆蓋了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產的多個關鍵環節。其意圖不僅是打擊個別公司,更是試圖削弱中國在全球生物科技產業鏈中的地位,阻止其向價值鏈更高端攀升,并維持美國及其盟友在核心技術上的主導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