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函霓,來自中國臺灣,北京大學2021級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本科生。曾獲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三好學生、臺灣本科生獎學金特等獎等榮譽,曾任北京大學咨詢協會骨干、國際暨港澳臺事務學生秘書處港澳臺交流中心骨干。
跨界追夢
以人文照亮金融之路
“高中歷史課本里的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像一顆種子,在我心中悄悄發了芽。”蔡函霓笑著回憶,那些曾在文字間翻涌的時代浪潮,讓她對北京大學產生強烈共鳴——那是一所既有溫度,也有靈魂的學府。出于對海峽對岸世界的好奇,她在填報志愿時毫不猶豫選擇了北大。
蔡函霓的畢業照
初入燕園,蔡函霓選擇了中文系作為起點,對中文的熟悉也意味著少了對陌生領域的挑戰。懷著突破自我、探索全新知識疆域的渴望,她在大一下決定轉入光華管理學院。為了順利轉專業,她系統性地搜集資訊、參與光華各類講座、請教學長姐,深入理解這個學科所關注的問題與方法。那段時間,她一點一滴將對經濟學的想象轉化為現實,更鍛煉了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學期結束后,她順利通過轉專業考核,成功轉入光華管理學院學習,正式踏上經濟學與金融學的學術之路。
知性遨游
穿越科學的邊界
《當代藝術與文化資源》課程組織外出看展
在北大,蔡函霓在經濟金融專業領域中探索,同時也保留著對人文藝術的敏感與熱愛。專業課之外,她選修了藝術學院劉彥玲老師的《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音樂概論》等課程。她回憶:“劉老師的講解淺顯易懂卻不失深度,那是我第一次,從專業的結構與史觀的角度重新理解音樂。”
在《西方美術通史下》課上,董麗慧老師以非凡的魅力,將往昔在她眼中略顯枯燥的藝術史娓娓道來,讓她感受到原來藝術史能講得像小說一樣“跌宕起伏”、動人十足。她還修讀了中國文學史相關課程,感受到北大濃厚的人文氣息滲入日常,這正是她理想中的大學模樣——“這里的人文氛圍,就像空氣一樣,無形卻潤物無聲。”
蔡函霓和同學們在《策略與博弈》
課程結課合影
在光華管理學院,最讓蔡函霓難忘的是《中國經濟》這門課程。三位老師從不同角度解讀中國經濟,從改革開放歷程到地方政府理論,再到人口與教育經濟學,每一堂課都為她打開新的認知窗口。她由衷感嘆:“經濟學,不僅是模型的推理,更是解讀中國經濟奇跡的鑰匙。”
學海同舟
友誼與知識的共鳴
初入光華,高強度的學習節奏讓蔡函霓倍感壓力。“線性代數課上忘記帶書,經濟學課上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些都是常有的事。”函霓回憶到,所幸,她很快調整心態,逐步建立起應對挑戰的節奏。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她記得,大二時面對繁重的考試,一位同學主動分享筆記,并與她一同討論理論與現實中的經濟問題——那段經歷讓她真正理解:經濟學理論的學習不只是知識的堆疊,而是一場思維方式與價值觀的反復博弈與重構。
蔡函霓和好朋友參加社團活動
在燕園的四年,蔡函霓結識了許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他們如同閃爍的星辰,陪伴她的大學時光。有人目標清晰,步履堅定;有人個性鮮明,在多元探索中找尋自我;有人天賦異稟,在實習工作中仍能兼顧學業;也有人情商高超,擅長經營人際關系。正是這些豐富多樣的交流,拓寬了她的視野,也讓她對世界的理解更為立體。
盡管學業繁忙,蔡函霓仍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為了在北大繼續練習高中學過的跆拳道,她加入跆拳道社,這里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釋放內心壓力;她還參加北京大學咨詢協會,親身感知金融和咨詢行業的一線體驗,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至于最能讓她放松的時刻,則是傍晚漫步在未名湖畔。“在北大的學習壓力確實不小,但在湖邊,我可以享受屬于自己的寧靜,學會和自己相處,這也是成長的一部分。”那些與同學爭論社會經濟議題的午后、那些飄著珍珠奶茶香的自習時光、那些在湖畔靜靜沉淀自我的片刻,都成為她大學生活中最珍貴的刻度:讓她清晰地記得自己從哪里來,更堅定的奔赴未來。
經世致用
實踐中打磨鋒芒
課堂之外,蔡函霓在實踐中錘煉專業。她曾在華貿的私募股權公司實習,負責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海外調研,“對著海關數據核對產業鏈,才明白‘競爭優勢’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必須經得起數據檢驗的現實基礎。”
在上海中信證券投行部的遠程實習中,她參與汽車電子企業 IPO 籌備,將課本里的“招股書撰寫”化為實務操作中逐字逐句的校對與整合。在一次次重復校核的過程中,她體會到金融工作對細節與邏輯的極致要求。
此外,她還參與光華“讀懂中國”講行社項目做研究助理,曾產出《海上絲綢之路(泉州)與今天的企業出海》、《科技要素》兩份研究報告。“寫泉州那篇時,我翻閱了幾十家閩企的出海案例,發現老祖宗的‘海絲精神’——開放、包容與合作的精神,現在依舊藏在成千上萬的跨境電商物流單里。”、
在北京大學學生的學術盛會“挑戰杯”比賽中,她以《國際貿易視角下的通脹傳導》報告獲院級優秀獎,“分析2016到2023年的中美歐數據,建模、推導、驗證的過程中,我突然更深刻地明白了老師們課上說的那句話:經濟學是一門‘用資料說故事’的科學。”
再啟新程
經濟學引路,奔赴廣闊世界
蔡函霓畢業照
對于即將踏上或正行走在學術旅途上的學弟學妹們,函霓滿懷溫情地送上祝福:“去認識學校里不同的人,他們的閃光點會讓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而且要多與老師交流,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人生的引路人,他們的經驗和見解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畢業之際,她想對始終努力的自己道謝:“這四年,我努力過、成長過,無論結果如何,我都為我自己感到驕傲。”
在北大燕園的歲月,蔡函霓不僅于知識的海洋中恣意探索,也在未名湖畔的沉淀中學會與自我對話,每一次的選擇與挑戰都讓她留下成長的印記。在她眼中,經濟學不只是冰冷的模型與數據,更是洞察世界運行邏輯的精妙工具。
未來,她將帶著在北大多元學科滋養下的思維廣度,以及實踐中打磨出的專業鋒芒,踏入清華經濟管理學院,深耕一級投資領域。她將繼續以經濟學為筆,在金融產業中探尋規律與價值,讓每一條分析都更貼近現實,每一次決策都更具洞察——這條以經濟學為底色的追夢之路,蔡函霓正準備踏出更堅定的步伐,奔向屬于自己的遼闊遠景。
來源 | 北大港澳臺
京彩臺灣
微信號:bjstb20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