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35度,東北老鐵用腳投票。
欄目 | 文旅商業評論
領域 | 酒店業
01
昨天,我看見一條新聞,標題很醒目。
中國最北的北極村都裝空調了!漠河氣溫超35℃!
漠河35℃,東三省其他城市也紛紛淪陷,家在沈陽的閨蜜小嫻就天天在群里和我發求救信號:
“麥琪,咱們什么時候帶孩子去三亞呀,天氣太熱,快受不了了......”
前兩天,遼寧發布高溫預警,最高39℃,小嫻家的空調已經24小時連軸轉,樓下便利店的冰鎮西瓜被掃蕩一空,每天早晨七點半就排起隊,場面堪比雙十一。
我一開始還安慰她:“咱東北夏天不就那么幾天嘛,熬一熬就過去了?!?/p>
再后來,小嫻居然生氣了,直接甩來遼寧省氣象臺新聞,我才意識到這輪高溫“烤”驗周日都不一定能結束。
遼寧如此,吉林也未能幸免。
一刷朋友圈,我發現吉林長春的親戚已經舉家跑去三亞,亞龍灣的沙灘椅上,一杯冰椰子,一本繪本,孩子在堆沙堡,配文只有四個字:此處清涼。
更有意思的是,我幾個南方朋友本來想暑期去哈爾濱體驗一把“冰城夏都”的涼爽,結果周一下了飛機,第一件事是買紙巾擦汗,懷疑自己是不是飛錯了地方。
東北熱得直冒汗,“東北第四省”海南最近卻很涼爽。
不僅天氣預報顯示,這幾天三亞白天氣溫也就三十度出頭,已經在亞龍灣酒店躺平度假的親戚說,等到了晚上海風一吹,“我靠,居然比長春還涼快?!?/p>
一邊是東北三十五度的炙烤天,另一邊是三亞藍天碧海+短暫陣雨+自帶降溫buff,這簡直是對東北人的精神暴擊。
說起來,過去,東北人是冬天才往海南跑。
哈爾濱冬天零下三十度的時候,三亞海灘上全是東北大爺大媽在溜達,但沒想到2025年,連盛夏也把東北人逼成了遷徙動物。
一組航旅縱橫發給旅界的大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暑運期間(7.10-8.31)從東北三省到三亞的機票預訂量超過9000張,環比增長約1倍,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6%。
近萬人突然涌入三亞背后,近期東北人對三亞的執念可見一斑。
事實上,以往冬天南下的大多是東北退休老人,慢悠悠地住三個月,花錢也省。
而今年暑期三亞避暑的東北人,年輕爸媽一邊在沈陽、長春、哈爾濱喊著“太熱了要命”,一邊飛速搶訂三亞的親子酒店,恨不得立刻躺進泳池里降溫。
這個夏天,東北人去三亞避暑,已經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一場被高溫逼出來的全家出逃B計劃。
02
為什么今年夏天,東北人去三亞避暑會變成一件體面又合理的事?
首先,是因為東北人骨子里就講究“痛快”二字,冬天零下三十度穿貂,夏天再熱也不習慣空調,開窗通風就完事了。
可今年夏天,這種痛快感徹底失靈了。
沈陽的高溫預警一連掛了十幾天,長春的熱浪把人烤得腦袋發暈,哈爾濱更是炙烤、濕熱輪番上陣。
“屋里像蒸籠,電費嚇人,出門又得中暑”,成了東北人普遍心聲。
一輪輪高溫下來,東北老鐵們終于明白一個簡單道理:比起在家里耗電費,不如直接來三亞酒店交房費,至少心情好一點。
還有一個更微妙的原因,東北人去三亞,不只是為了涼快,還是一種帶點面子工程的度假項目。
朋友圈定位要發亞龍灣某酒店,照片要拍椰子樹+孩子,配文要寫三亞比家涼快,然后評論區就會出現一排:“羨慕哭了”、“你太會過了”、“老鐵求攻略”。
對很多東北家庭來說,三亞海濱度假不僅是一場逃離高溫的旅行,也是一次對親戚朋友的氣溫碾壓。
別人還在35度的屋里吹空調,你已經在30度的亞龍灣發自拍,這種反差特別解氣。
再加上,有孩子的家庭消費力,向來是最有爆發力的。
東北的寶媽寶爸,只要孩子一喊熱,錢包就會立刻失去理智。
“要不,咱直接去三亞避暑吧?”
“走啊,去就去。”
這個決策通常比買一臺空調還快。
這兩天,我和一家三亞高奢酒店的高管聊起來,他也忍不住感嘆,“以前冬天,東北客人會明顯增多,現在夏天,親子避暑的東北家庭也多了不少,東北人成了我們最穩的雙季客戶。”
他語氣里透著一股對東北家長消費力的欽佩:“真有錢,真舍得?!?/p>
另一個近期在三亞打卡了一圈高奢酒店的遼寧鞍山閨蜜,昨天也在跟我抱怨:“現在三亞才剛進入暑假旺季,這入住率就已經嚇人了。”
她先后帶孩子去了麗思卡爾頓、艾迪遜、太陽灣柏悅,目測這幾家酒店幾乎每天都在80%到90%的入住率,想臨時憑高卡升房,基本是天方夜譚。
三亞太陽灣柏悅酒店/旅界實拍
閨蜜還總結了一個“東北人三亞灣區鄙視鏈”:
“亞龍灣東北人最多,海棠灣相對少?!?/p>
“因為海棠灣下不了海啊,這對想下海爽一下的東北人是致命硬傷。”
有點意思。
當全國還在討論高溫預警,三亞已經用最樸素的商業邏輯,悄悄收割了一波東北老鐵避暑經濟。
03
很多東北家庭原本是被高溫趕來三亞的,可一旦體驗了三亞的27度夜晚+海風+冰椰子,就忍不住花費得更多。
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商業邏輯,當生活的痛點足夠尖銳,所有消費都會變得合理。
所以,這個夏天,三亞不僅僅在賣房間和沙灘,它還在悄悄塞給東北老鐵一些有的沒的。
三亞海棠灣一家免稅店負責人跟我說,7月的生意,比他們原本預估的要好一些,“今年夏天店里的東北口音明顯多了?!?/p>
她說,有的東北家庭拖著兩個孩子,進店第一件事就是給娃挑玩具,然后再給自己囤防曬霜和香水,最后再順手拿幾套比基尼。
對三亞本地商家來說,這波高溫帶來的東北流量顯然是一劑強心針。
一位專做三亞親子度假活動的商家也跟我聊到:“往年暑假,我們主要靠珠三角和江浙滬的家庭客人,今年東北人特別多,親子浮潛課、沖浪課、沙灘團建項目一下子都火了。”
她說,東北家庭有個特點:人多,舍得花錢,來三亞就想一次玩個盡興。
“有的家長提前一周電話預訂,說怕搶不上位置,以前只有十一黃金周才這么緊張,現在七月底都要排隊了?!?/p>
而在租車公司,來自哈爾濱、沈陽、長春的自駕訂單也增長明顯。
三亞神州租車的一位負責人給我舉了個例子:“有個沈陽的家庭,上個月剛走,這個月又來,說家里太熱了,租輛車帶著孩子全海南到處兜風?!?/p>
海南儋州?;◢u/旅界實拍
當東北人習慣了在三亞避暑,消費鏈條就自動被拉長:酒店、餐飲、免稅店、親子課程、租車……
有朋友打趣說,這屆東北老鐵是在用腳投票,把三亞從冬季度假勝地,投成了全年生意都火的第二故鄉。
看著這一切,我卻忽然覺得,東北人和三亞的緣分,大概已經從一季變成了四季。
當沈陽的閨蜜小嫻再問我:“咱啥時候帶娃去三亞?”
我會笑著回答:“只要家里溫度表超30℃,三亞就是最好的Plan A,最好周末就出發?!?/p>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東北人去三亞避暑 ?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END ————
歡迎來撩旅界主編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職務+姓名,不備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過申請!感謝配合?。?/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