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如意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金融文化論壇于7月10日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傳統文化與現代金融”。傳統文化如何創造性轉化,賦能現代金融發展?對此,記者專訪本次論壇圓桌對話的主持人,山東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洪俊杰。
以文化為魂:從中華智慧中汲取金融文化底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之基。”對于傳統文化與現代金融關系的提問,洪俊杰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金融智慧與當代中國金融實踐相結合,塑造了服務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歷史文化根基。
本次論壇設置“誠實守信 以傳統文化涵育現代金融價值體系”“守正創新 塑造金融服務實體新優勢”“依法合規 構建現代金融發展新秩序”三個分議題。議題的設置,都可以從傳統文化智慧中找到“源頭”。對此,洪俊杰舉了很多具體的例子:如季布“一諾千金”、商鞅“立木為信”,儒家“五常”中的“信”字,均體現出誠信理念;“中庸”強調“不逾越底線”,《論語》提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義利觀,這些都是“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的價值體現。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涵的金融智慧在當代金融實踐中轉化為有效的價值引領,需要從兩個方面協同發力。”洪俊杰指出,一方面要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與中國具體金融實踐相結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另一方面,在業界和學術界要強化優秀傳統文化賦能金融實踐、金融倫理的教育,以傳統文化賦能人才培養,“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從而提升高素質人力資本的載體作用。
以文化為綱:讓“五要五不”成為人才培養的必修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首次提出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深刻闡明“五要五不”要求,即: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
在本次論壇上,如何落實“五要五不”要求,探索金融文化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也是不少與會嘉賓討論研究的主題。在談及如何將“五要五不”融入金融人才培養與機構規范行為時,洪俊杰認為應當從學理層面深刻解讀,明確其理論淵源和實際機理。“‘五要五不’僅有45個字,但背后包含了深刻的含義,必須要從它的理論淵源層面解讀清楚,才能在實踐中做到有的放矢。”
他指出,從思想來源看,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既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傳承于革命時期的紅色金融思想。只有深刻理解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所發揮的實際作用,才能做到統一思想,明確踐行金融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具體實踐層面,洪俊杰表示,必須將“五要五不”納入金融學科和金融實踐的“必修課”體系中。“現在我國正在推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五要五不’正是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洪俊杰表示。在行業實踐中,監管部門要設立標桿、獎懲分明,以制度化引導金融機構在實踐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文化賦能:AI與人文融合 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在金融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守正創新”成為時代關鍵詞,也是本次論壇圓桌討論的主題之一。洪俊杰指出,隨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金融科技手段成為金融行業的新趨勢,這既為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過度擴張、模型依賴等方面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守正創新’變得非常重要。”洪俊杰表示,第一,要正確看待AI的作用,積極主動應對AI發展趨勢,從學術上準確評估AI帶來的便利和可能引發的風險,創新和發展金融學科,推動課程內容和知識體系真正適應AI時代;第二,積極培育適應AI時代的高層次人才,人才是實現“金融強國”的核心支撐;第三,注重傳統文化兩創,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納入到金融實踐和人才培養中。
在這些方面,山東財經大學也走在前列。洪俊杰介紹,學校非常重視AI時代的人才培養,從發布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421”行動計劃,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個新文科教育教學專用大模型“AI才”,到發布“人工智能時代基于‘五種能力’目標的AI-PAI新財經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實現了AI賦能人才培養的新突破,這為人工智能時代輸送匹配時代需求的人才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關于傳統文化賦能方面,學校建立了人文經濟學高水平研究團隊,打造了省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經濟實驗室,立足人文經濟學這一交叉學科服務構建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賦能金融實踐、助推“金融強國”建設。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