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是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的經典著作,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綜合在一起的書。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第一次將市場比作“看不見的手”,幾百年來,“看不見的手”已經成為市場的代名詞。
兩百多年來,書中的的經濟學觀點對各國政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一部罕見的光輝巨著。
1. 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夠刺激別人的利己心而自愿替自己做事,他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達到目的了。
2. 我們不說喚起別人利他心的話,而是改說喚起利己心的話。就算我們自己有需要,也要說這樣做對他們有利。
3. 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就是勞動。
4. 在人世間,用來購買財富的,原本就是勞動,而不是金銀。
5. 對任何一個物品來說,其真實價格,或者說是取得它的實際代價,都是獲得它所付出的辛苦和麻煩。
6. 如果一個人占有這么一物品并愿意用它來交換他物,那么它對這個人的真正價值,等于這個人占有它之后省免的辛苦和麻煩。
7. 勞動的價值,等于一個占有財富并愿用以交換他物的人,用它來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
8. 勞動可以用來衡量一切商品的交換價值,卻不能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
9. 無論何時何地,勞動的價值都不會變動,它是商品的真實價格。至于貨幣,它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
10. 支配商品市場價格的,是商品的實際銷售量與需要量的比例。
11. 決定市場價格上升程度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貨品的缺乏程度;二是競爭者的富有和奢侈程度。
12. 雇主和勞動者相互需要的程度,在長時間內是相同的。但是,雇主對勞動者的需要 ,沒有勞動者對雇主的需要那么迫切。
13. 決定勞動工作增高的因素,不是現有的國民財富的不斷增加。所以,出現最高勞動工資的國家,往往不是最富有的國家,而是那些最快變得富裕、繁榮的國家。
14. 居民人數的增加,就是一國繁榮的明顯標識。
15. 人性雖被確定是見異思遷,但以往的經驗則表明人類其實是安土重遷的。
16. 無論從時間還是地點上比較,勞動價格的變動都往往與食品價格的變動相反。
17. 因為貧困,人們無疑不想結婚,卻未必不結婚。貧困似乎對生育有利。貧困雖然對生育有利,卻對撫養子女極其不利。
18. 分工出現之后,勞動生產力得到了最大的增進,運用勞動時的熟練程度、技巧和判斷力也得以加強。
19. 一個人輕視危險和奢望成功的心理,在選擇職業的青年時期最活躍。青年人對幸運的希望,要大于對不幸的恐懼。
20. 農業投資,時各種資本用途中最有利于社會的一種投資。
21. 無論什么地方,消費情況一般都是由賺取花費的難易程度決定的,而不是由真實消費能力決定的。
22. 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完全滿意自己的地位,所以總想改善自己的處境。
23. 對任何大國來說,其國家財富中最大、最重要、最持久的部分都是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