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汽車行業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國內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新車市場滲透率很快便突破了50%,就像很多新生事物一樣,一開始就展現出了斗志昂揚、一往無前的狀態。但是和很多新生事物快速發展之后都要遭遇緩慢增長期一樣,進入2025年第二季度之后,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增長,就像卡住了一樣,連突破55%都變得很難了。
按照乘聯分會公布的6月份數據,新能源廠家批發滲透率為49.8%,國內零售滲透率為53.3%。雖然從零售端數據來看,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了主流派,但是相比于燃油車的優勢并不是很明顯,也就是將將領先的樣子,而且增長速度相比之前的高歌猛進,踩下了“重剎車”,好像有點啃不動燃油車基本盤的意思了。
那么,誰在“守護”燃油車?
之前我們就不止一次表達過一個觀點,之前短短幾年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核心驅動力是一二線城市的購買和出行行業的大面積換新。毫無疑問,一二線城市的人們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和接受度,都是要高于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但是一二線城市的購車人群或者增換購人群數量畢竟有限,所以當這部分人快速完成購買之后,整個增長速度也就慢下來了。出租車、網約車的新能源化也是一個道理,畢竟汽車怎么著都算是一個大宗消費,不可能很短的時間就增換購。
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層面的攻堅戰,本質上還是要在三四線城市、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去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這樣才可能突破燃油車的“防守”,讓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和保有量大幅度增長。
作為汽車博主,我們媒體對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技術、產經等內容進行評述、分析,會不自覺形成一種“錯覺”,那就是某些常識性的東西,我們知道,那么大多數人也大概率會知道!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去研究,就會發現,很多三四線城市、城鄉結合部、農村用戶,對于新能源汽車還有很深的成見,而這些成見,讓他們不愿意選擇新能源汽車。
比如小編的老家在西北農村,屬于比較偏僻的地區,經過這些年鄉親們的辛苦勞作,大家的日子慢慢都好起來了。很多家庭辛苦一兩年時間,刨除家里花銷之外,兩年時間可能就買得起十幾萬的車了,但是他們談論起新能源汽車,核心觀點依然是“電瓶”用一兩年就要換、農村的大坡上不去。因為他們參考的對象是那些用鉛酸電池的老頭樂!所以他們依然愿意選擇價格比較低的合資品牌車型,或者國產皮卡,這些車型還是更加穩妥。
同樣,之前小編在縣城的同學咨詢買車的事宜,這位同學也是省城的大學畢業,然后回到縣城從事教育工作,這位同學應該算是知識體系比較完備的消費者。當小編向他推薦新能源汽車,直接就被拒絕了,給出的理由是,新能源汽車起火風險太大了、冬天續航特別差,而且新能源汽車電池過三四年就要換,還有其他同事告訴他,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車可能會出現失速或者剎車失靈等問題。然后深究原因,才知道他們對新能源汽車有這么多成見,核心原因就來自于一些短視頻平臺的渲染,讓他們喪失了基本的判斷能力。
所以很多身處一二線城市的小伙伴,可能會很天然地認為,新能源汽車相比于燃油車的優勢很大,應該已經是一個共識了。但是經過了解和溝通,就會發現,其實新能源汽車在一二線城市快速鋪開之后,“戰斗”才剛剛開始,向三四線城市、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的“滲透”才是最難的,思想觀念的保守和信息來源的不對等,相當于“救”了燃油車,而這些知識的普及,是需要新能源車企和相關層面花大力氣去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