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從2019年3月就沖刺深交所主板的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銀行),于6月末更新了招股書。
已經長達了6年上市長跑,東莞銀行是否能堅持到最后美夢成真?這看起來并不樂觀。與此同時,另一個同行也同樣沖刺了6年多的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也宣告撤回終止上市。
誠如外界所關注到的,算上順德農商行,今年以來已經有3家銀行宣告終止IPO,其他兩家分別為廣州銀行和馬鞍山農商行。
截至目前,A股IPO銀行數量僅為5家,除了東莞銀行外,其他還有湖州銀行、江蘇昆山農商銀行、湖北銀行以及廣東南海農商銀行。
東莞銀行最新的招股書又透露出哪些訊息?其經營層面壓力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外界也密切留意。
1
2024營收凈利潤下滑,利息凈收入減少
據招股書及天眼查顯示,東莞銀行成立于1999年9月,公司業務主要集中于東莞地區,覆蓋廣東省主要城市及湖南、安徽部分地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設有總行營業部、13家分行(廣州分行、深圳分行、惠州分行、長沙分行、佛山分行、合肥分行、清遠分行、珠海分行、韶關分行、中山分行、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分行、東莞分行、香港分行)、66家一級支行、104家二級支行、3家社區支行、4家小微支行,發起設立4家村鎮銀行和1家香港子公司(待開業),參股河北省邢臺銀行。2025年東源泰業村鎮銀行被收購改建,新設為河源分行。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東莞銀行總資產達6727.30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凈額3586.08億元,吸收存款總額4474.27億元,業務范圍已覆蓋銀行業各項主要業務。
2024年、2023年及2022年(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01.97億元、105.87億元和102.7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7.33億元、40.66億元和38.3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9.28%、11.64%和12.59%。
很明顯,2024年公司營收、凈利潤以及凈資產收益率都創下近三年“最差”。東莞銀行表示,2024年利潤較2023年下降8.20%,主要是受LPR持續下調及讓利實體經濟影響,營業收入較2023年減少3.90億元;2023年相比2022年增長6.08%。
此外,利息凈收入是該行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公司利息凈收入主要受本行生息資產收益率、計息負債成本率以及生息資產和計息負債日均余額的影響。生息資產收益率和計息負債成本率不僅受人民銀行的基準利率和利率政策的影響,而且越來越受到利率市場化競爭加劇的影響。
2024年、2023年和2022年,東莞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分別為71.19億元、83.33億元和77.75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69.81%、78.70%和75.64%,利息凈收入的變動主要源于規模和利率的變動兩方面綜合因素共同導致。
知名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認為,東莞銀行沖刺A股上市之路的艱難,反映了當前資本市場對銀行業務模式、資產質量和未來增長潛力更為嚴格的審視。特別是在宏觀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投資者對于銀行股的風險偏好有所降低,這無疑增加了東莞銀行IPO的難度。此外,監管層面對銀行業務合規性、風險控制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也給東莞銀行這樣的區域性銀行帶來了挑戰。
余豐慧還指出,近年來經濟環境的持續調整確實給業務深耕本地的區域性銀行帶來了較大的經營壓力。一方面,隨著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下調以及實體經濟的支持政策,這些銀行的凈息差收窄,直接影響了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可能導致某些地區的銀行面臨更嚴峻的信貸風險和資產質量問題。因此,東莞銀行等區域性銀行需要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服務效率和創新能力來應對這些挑戰,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找新的增長點。
2
凈利差、凈息差持續下降,不良率穩定
報告期內,公司凈利差分別為1.35%、1.63%和1.72%,2024年和2023年,分別較上年下降28個基點和9個基點;凈息差分別為1.26%、1.61%和1.67%,2024年和2023年分別較上年下降35個基點和6個基點。2024年主要由于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較2023年下降38個基點至3.55%的同時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較2023年僅下降10個基點至2.20%。2023年主要由于本行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較2022年下降7個基點至3.93%的同時,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較2022年提高2個基點至2.30%。
2024年,公司凈利差和凈息差均低于可比上市銀行平均值,主要由于2024年本行貸款收益率下降所致。
招股書還披露,2024年公司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3.55%,低于可比上市銀行平均值3.94%。
“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方面,2024年本行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平均收益率為1.47%,略高于上市銀行平均值;本行存放和拆放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平均收益率為2.19%,低于可比上市銀行平均值2.47%;本行發放貸款和墊款平均收益率為4.01%,低于可比上市銀行平均值4.62%,主要原因是2024年以來市場信貸需求減弱,本行票據貼現和福費廷余額占發放貸款和墊款余額比例有所提高,本行緊跟政策導向,加大普惠貸款投放,持續提升中小企業綜合服務能力,新發放的貸款收益率較低;本行投資平均收益率為3.16%,低于可比上市銀行平均值3.24%,主要是因為本行持有的中國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合計余額占債權投資和其他債權投資合計余額的比例為73.38%,占比較高,而上述債券的平均收益率較低。”
至于利息與非利息收入方面,2024年,東莞銀行利息收入為200.59億元,較2023年下降1.66%。2023年,本行利息收入為203.97億元,較2022年增長9.72%。2022年,本行利息收入為185.90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非利息收入分別為30.78億元、22.55億元和25.04億元。2024年,本行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匯兌損益分別較上年增加5.52億元、2.88億元、1.95億元,推動本行非利息收入增加。
同一時期,公司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分別為8.94億元、9.93億元和10.33億元。2024年,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較上年下降10.01%,主要由于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減少所致;投資收益分別為20.86億元、15.35億元和13.44億元。2024年,金融投資利息凈收入較上年增加4.14億元,致使投資收益大幅上升。
針對外界較為關注的不良率,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東莞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01%、0.93%和0.93%,均符合監管要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行公司不良貸款主要集中于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69%、1.57%和0.39%。
詳細來看,以批發和零售業為例,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東莞銀行批發和零售業公司不良貸款分別為5.01億元、6.44億元和9.00億元,分別占公司不良貸款26.76%、38.03%和49.26%,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7%、2.36%和4.12%。近年來,受經濟宏觀調控、產品結構升級、電子商務沖擊、市場規范化整頓、市場競爭加劇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疊加影響,批發和零售業貸款整體經營壓力增加。截至2024年末,批發和零售業部分存量不良貸款實現了清收處置,進而不良率有所下降。
另外,截至2024年末,東莞銀行撥備覆蓋率為212.0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31%,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31%,資本充足率為13.93%。
據悉,東莞銀行此次公開發行股數不超過7.805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31.221億股,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
3
近期被罰110萬,去年被罰1175萬
合規層面,今年5月初,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東莞監管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2025年7、8號)顯示,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行違規,合計被罰110萬元。
東金罰決字〔2025〕7號顯示,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股權管理不到位,未穿透認定主要股東關聯方,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東莞監管分局對其罰款25萬元。
東金罰決字〔2025〕8號顯示,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行貸款三查不嚴,大額關聯授信風險管控不到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東莞監管分局對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行罰款合計85萬元;對戴敬超(時任東莞銀行東莞分行厚街支行行長)、李志坤(時任東莞銀行東莞分行厚街支行公司客戶經理)分別警告。
另據招股書披露,東莞銀行在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受到行政處罰共計14宗,涉及罰款金額合計1175.53萬元。(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