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行業財務憂慮蔓延至中小型發展商,在企業重組見證經濟起伏的富事高咨詢(FTI Consulting)高層憂慮,情況有機會演變成金融系統性危機,但目前各方正盡最大努力“時間換空間”,主要尋求再融資紓緩問題,相信在下半年銀行未至于使出催還貸款(Call Loan)等升級手段;并認為市傳的“壞帳銀行”屬合適的解決出路之一。
再融資解決成主流 未談債務重組
FTI財務咨詢及企業重組部資深董事總經理及亞洲區主管霍羲禹表示,近期銀行及債券投資者特別關注地產商的財務情況,亦有發展商正與貸款方商討財務問題,目前主要仍是以尋求再融資為主,問題普遍并未升級到要討論債務重組的階段,但新貸款必然伴隨信用提升要求,例如發展商要提供更多資產抵押,又或需要降低債務比例到指定水平。
汲取內房經驗 銀行開放態度商討
他指出,即使銀行面對發展商貸款逾期未還,仍采取較開放態度商討各項安排,相信亦包括達成暫停追討協議(Standstill),“當然從銀行角度,希望係還本還息之下大家傾。”他續指,有關取態或來自過去幾年內房債務危機,市場已清楚協商及重組“起碼捱住先”,比強制清盤更有效取回資本。
憂處理不當變系統性危機
對于現時地產界財務問題,霍羲禹直言,由于香港經濟仍依賴地產業,憂慮倘若最終事件處理不當,會帶來骨牌效應,造成金融系統性危機,“如果有地產商清盤,首先系地產市場會再弱上加弱,大家都爭住走;銀行持有較重發展商債權,亦都牽涉到按揭風險。”
“時間換空間”屬最有效方法
但他相信,現時各方都正努力不將問題提升至極端情況,故相信未來一段時間,銀行亦未必會Call Loan,并強調目前難關不會有最終的解決方案,現階段最有效的做法是“一路傾一路等”、“用時間換空間”,讓市場逐步消化,直至香港經濟好轉,以及地產市道復蘇。
壞帳銀行屬合適解決出路 為地產喘息
日前有傳個別銀行擬成立“壞帳銀行”,處置不良貸款,霍羲禹認為有關構思是出路之一,好處是銀行可以紓緩不良貸款比率,變相提升資本,做更多生意。FTI財務咨詢及企業重組部資深董事總經理周偉成補充,參考過去內銀將不良資產轉移至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經驗,可成功紓緩銀行經營壓力,亦毋須“監平監賤”出售資產,容許長時間處理之下,最終AMC亦成功有錢賺。
霍羲禹相信,如香港要出現“壞帳銀行”,需由公營機構牽頭成立,為整個銀行業處置不良資產,才能剝離資本質素的問題,當中亦需要考慮實際操作涉及各銀行間的權益。不過,金管局日前已表明,無意設立傳聞中的壞帳銀行,整體香港銀行資產負債表健康,信貸風險可控。
內房重組料尾聲 近月加速促成協議
另外,FTI近年參與不少內房債務重組事宜,霍羲禹相信,今輪內房重組已屆尾聲,過去兩、三年企業與債權人一直為重組方案拉鋸,但近月突然加速達成協議,相信是不少內房企已感受到清盤壓力,法庭亦難接受不斷延期所推動。各方正期望內房市場復蘇。
來源 | 星島頭條網
編輯 | 葉金雅
終審 | 潘凌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