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亞市早盤,現貨黃金震蕩微漲,一度收復3320美元/盎司關口,目前交投于3317美元/盎司附近。周三金價在觸及近兩周低點3282.61美元/盎司后強勢反彈,最終收報3313.73美元/盎司,展現出強勁的回升動能。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逾兩周高位回落至4.34%,為金價反彈提供支撐;美元指數則徘徊在97.40附近,接近兩周多來的高點。
一、基本面分析:多重因素驅動避險需求升溫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8月1日起對日本、韓國等14國輸美產品加征25%-40%關稅,并明確表示“日期不會再變”。此舉直接沖擊全球供應鏈,尤其是電子、汽車等依賴銅的行業。日本、韓國已啟動緊急預案,歐盟也在加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試圖避免關稅沖擊。世界銀行警告,若全面實施25%關稅,2025年全球GDP增速將放緩0.8個百分點,貿易額下降3.2%。這種政策不確定性顯著推升市場避險情緒,為黃金提供長期支撐。
地緣政治風險持續發酵
胡塞武裝于7月9日對紅海商船發動新一輪襲擊,擊沉一艘懸掛利比里亞國旗的6.3萬噸貨輪,導致倫敦保險市場戰爭險保費暴漲150%,地中海航運、馬士基等巨頭宣布暫停紅海航線。紅海危機若持續,可能導致全球GDP下降0.3%-0.5%,進一步強化黃金的避險屬性。
美聯儲政策預期分化
盡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除非通脹持續下降至2%,否則不會降息”,但市場仍預期9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7月10日凌晨公布的6月會議紀要顯示,多數決策者認為今年晚些時候降息是合適的,但當前需等待通脹和經濟數據進一步明朗。這種政策不確定性使得美元短期走強(美元指數升至97.39),但長期降息預期仍為黃金提供潛在支撐。
央行購金與市場結構變化
2025年上半年全球黃金ETF資金流入達380億美元,持倉量增加397.1噸,創2020年以來最大半年度流入。中國央行連續8個月增持黃金,截至6月末黃金儲備達7390萬盎司,強化了市場對黃金的長期配置需求。與此同時,黃金市場正從“消費萎縮、投資擴張”轉向金融屬性主導,投資需求占比從2024年的18%躍升至34%,進一步推動金價上行。
二、技術面分析:短期反彈與關鍵區間博弈
日線級別:震蕩格局未改
金價在3280-3345美元/盎司區間震蕩,形成倒三角整理形態。3345美元為雙頂壓制位,3280美元為近期低點支撐。若突破3345美元,多頭有望放量至3365-3400美元;若跌破3280美元,空頭或下探3245美元。周三金價觸底反彈收陽,顯示下方支撐較強,但日線布林帶中軌(約3310美元)仍構成短期壓力。
小時級別:多頭動能初顯
小時圖中,金價重回均線系統上方,5周期、10周期均線形成金叉,短期方向偏多。MACD指標在零軸下方形成金叉,柱狀線開始收窄,顯示空頭動能減弱。15分鐘級別價格處于震蕩區間底部,若站穩3310美元,可能向3325美元反彈;站穩3325美元則回調結束,上方再看3345美元。
三、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向:避險買盤與機構配置共振
避險情緒主導短期交易
貿易摩擦升級、地緣沖突加劇以及美聯儲政策不確定性,共同推動黃金避險買盤。
機構資金持續流入
全球央行購金趨勢化(2025年上半年累計購金493噸)、地緣沖突常態化及滯脹預期升溫,使黃金從短期避險工具轉向長期配置剛需。世界黃金協會調查顯示,76%的央行計劃未來五年增加黃金儲備占比,構成金價上行的堅實基礎。
當前黃金市場處于多重因素交織的復雜環境中:短期受貿易摩擦、地緣沖突及美聯儲政策預期擾動,中長期則受益于美元走弱、央行購金及債務風險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