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手持“琺瑯鑲玉葫蘆”冰箱貼與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做對比 河南博物院供圖
近日,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琺瑯鑲玉葫蘆”冰箱貼悄然走紅網絡,日銷量達千件。該院文創團隊以館藏清代文物“琺瑯鑲玉葫蘆”為原型,借助鋅合金浮雕與烤漆工藝,打造兼具藝術觀賞與實用價值的冰箱貼,既滿足了大眾對文化創意產品的需求,又推動了文博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從文物到文創,河南博物院構建了“文物資源+社會開發+產業鏈共建”三位一體的共享模式,與社會力量共享文物資源,吸引企業參與文創開發,共同打造文創產業鏈。
河南博物院館藏的“琺瑯鑲玉葫蘆”口徑8.7厘米,腹圍115厘米,通高66厘米。該器物整體呈葫蘆形,分蓋和身兩部分。藤葉附著的葫蘆頂部為蓋,有長子口納入葫蘆中;葫蘆形器身通過鏨胎工藝鏨出藤繁葉茂的構圖,花葉內填以多色琺瑯,其間鑲嵌白玉葫蘆,其余部分或為藤條或為珍珠地,色彩鮮明、爭奇斗艷;身下圈足飾云雷紋并填藍色琺瑯,底有六字鏨款“大清乾隆年制”。
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院文創部門于2024年12月將文物“琺瑯鑲玉葫蘆”定為2025年重點開發方向,并聯合多家文創企業,通過對文物進行元素拆解與創意重構,于2025年陸續推出了10多款相關的文創產品。這款“琺瑯鑲玉葫蘆”冰箱貼經過長期的研發、打磨及多次打樣調整后,于5月底正式上市銷售,并在今夏創下單日銷量破千的佳績。“琺瑯鑲玉葫蘆”冰箱貼以鋅合金浮雕工藝塑造葫蘆立體輪廓,通過烤漆工藝還原其表面花葉、小葫蘆等裝飾細節,色彩層次豐富飽滿。結構上延續葫蘆經典的上下雙肚造型,頂部藤蔓蜿蜒,主體滿布花葉與小葫蘆圖案,每一處細節皆提煉自文物卻經二次設計升華。
“其獨特之處在于,作為二次創作,并非對文物的照搬復刻,而是提取核心視覺元素與文化意蘊,融入現代簡約審美與實用功能,將莊重的古代工藝轉化為貼近日常的文創產品,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為文物二次創作提供兼具文化深度與創意溫度的范例。”河南博物院文創中心負責人宋華說。
早在2016年底,河南博物院被確定為“全國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2019年剛剛起步的文創商店當時只是一間18平方米的小屋子。如今,文創商店已經發展成為占地2000平方米、融合多種業態的品牌商店。
機制靈活的合作模式、嚴謹的工作態度,是河南博物院爆款文創產品層出不窮的關鍵。據悉,自河南博物院文創部門成立以來,先后與200多家企業合作,指導開發文創產品超2000款,直接帶動1000多人就業,間接帶動萬余人就業。
“幾乎每年都有爆款產生,比如人首蛇身玉佩棒棒糖和饕餮鈴鐺等,當時的單日銷量都達到了上千件。此次‘琺瑯鑲玉葫蘆’冰箱貼寓意美好,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祝福。”宋華說,“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
從學術殿堂到大眾課堂,從歷史記憶到時代IP,河南博物院走出了一條守正創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為全國文博機構轉型升級提供了鮮活樣本。
據了解,河南博物院憑借“文創產品開發改革試點”實踐成果,榮登河南省2025年第一季度改革典型案例紅榜。數據顯示,該院年度文創收入突破9000萬元。同時,以該院明星文物婦好鸮尊、彩陶雙連壺、武則天金簡等為主題開發的系列文創產品,在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文創展會上屢獲殊榮。
2025年7月10日《中國文化報》
第2版刊發特別報道
《日銷千件的“葫蘆”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