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為令
聞“汛”而動
—守護當“夏” —
入夏以來,雷暴、強降雨等天氣逐漸增多,為全面做好汛期洪澇災害應急救援準備工作。經開大隊立足轄區防汛實際,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思想,以嚴陣以待的戰備狀態,全力做好抗洪搶險和水域救援各項準備,守護轄區汛期安全。
動員部署 壓實工作責任
大隊結合轄區汛情特點,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工作,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切實從思想、裝備、訓練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及時掌握預警信息,聯合開展綜合應急演練和交流活動,切實提高應急反應速度和應急處置效率。
裝備檢查 筑牢戰時保障
進入汛期以來,大隊每周組織人員對沖鋒舟、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拋投器等水域器材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測試,同時對抗洪搶險器材裝備進行了細致的清點、維護、檢修,做到不帶故障、不留隱患,確保器材裝備時刻完整好用。
技能培訓 夯實業務基礎
大隊多次開展水域救援理論授課,通過對以往發生的水域救援案例進行分析,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被困孤島、被困漂浮船舶(車輛)、人員落水等災害事故特點,分類講授了徒手、拋繩物、涉水、游泳、船艇、橫渡、攔截等救援方法和適用范圍,并針對水域救援營救成功案例進行總結,要求全體人員在水域救援任務行動中根據不同情況,合理科學制定營救計劃。
實戰演練 強化救援能力
緊盯實戰需求,周密制定訓練計劃,秉持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的原則,開展水面搜索、急流救援、溺水急救、舟艇操作、救生拋投等專項技能實訓,有效提高救援人員遂行任務過程中的應急處置水平,努力達到“一人多能”的訓練目的,隊伍專業救援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宣傳教育 提升群眾意識
大隊把消防宣傳和防汛宣傳相結合,走街串巷向轄區群眾傳授防汛知識、避險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送上各類宣傳資料,提升群眾防汛安全意識。
防汛知識早知道
隨著夏季的到來,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發,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為了更好地應對汛期挑戰,提高大家的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快來一起學習防汛安全小知識吧!
1
暴雨預警信號等級如何劃分
紅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橙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黃色預警: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藍色預警: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2
暴雨來了怎么做
居家做好防范工作
★關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盡量減少外出妥善安置陽臺易落物品
★提前關閉門窗可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堆置沙袋等防止屋內進水
★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在室外及時躲避
★暫停室外大型集會和高空、戶外作業。
★不貿然涉水前行警惕井蓋、下水道、排污井,避開廣告牌、變壓器、電線桿等危險區域謹防觸電。
★駕、騎車盡量避開積水處途經漫水路、漫水橋時要注意觀察水情不明不涉水通行。
警惕危險區域
★不在山區溝谷、灘涂河道、泄洪道等區城游覽、野營和露宿。
★看好孩子和老人提醒他們不靠近河湖邊以及建設工地的深基坑。
★暴雨天氣不參加涉水活動不到山地、峽谷、水邊等易發生災害的場所游玩。
高風險地區居民及時轉移
★警惕和防范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低洼地勢居民應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切斷低注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年久失修房子或是土坯房內人員不能呆在屋里,應及時轉移。
3
汛期需要做哪些準備
1
掌握災情預報
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保護。
2
學習防汛知識
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
不隨意外出
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不到易發生山洪(河溪邊、沙灘、低洼處)區域游玩逗留;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坑、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來源:經開籌備組
編輯:鄭丁午
郵箱:2012698114@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