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藝術家楊少華走了,走得很倉促,他那天上午還在40度高溫下給小飯館剪彩,下午就悄無聲息地離世了。
人們沒來得及悼念這位相聲大師,就被他兒子們的行為給氣炸了,而了解過往就會發(fā)現(xiàn),這幾個兒子現(xiàn)在被罵,其實一點都不冤,因為他們實在太狠了!
楊少華的人生,可謂幾經沉浮,1932年生于北京,家里排行老幺,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他從小家境貧寒,記事起父親就已經不在了,只知道父親是個拉洋車的。
他媽媽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上頓不接下頓,家里實在沒飯吃,他就跟著媽媽上街撿別人燒剩的煤球核,勉強度日。
那個年代,學相聲多是世家子弟,從小熏陶,可楊少華既不是世家出身,家里又窮得叮當響,想學相聲真不容易。
命運總算給了他一點機會,12歲那年,1944年,楊少華進了北京啟明茶社,拜郭榮起為師學相聲。
他的婚姻是姐姐安排的,楊少華和朱志英相親見面后就結婚了,婚后生了四個兒子,日子過得更艱難了。
年近六十楊少華才遇到了貴人,兩人合作的《枯木逢春》成就了他,他獨創(chuàng)的“蔫哏”表演手法也大受歡迎。
這么晚才得志,楊少華為家人付出太多了,他的幾個兒子也算是望父成龍。
而這其中最受寵愛的便是小兒子楊議,從小在相聲大家中長大,相聲天賦出眾,后來跟父親搭檔,在央視相聲比賽獲一等獎,在郭德綱還吃不上飯的時候,楊議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第二個有本事的當屬義子楊進明,在相聲圈也是非常有能力。
剩下的幾個兒子各有發(fā)展,大兒子楊威原是工人,半路出家學相聲,天賦不高但很努力,如今繼承了父親的相聲衣缽。
剩下兩個兒子,一個做餐飲,一個做房地產,都算的是可圈可點。
按理說有這么多兒子,晚年不用愁了,可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
生活中有太多表面看起來孝順,實際上卻把親情異化成生意的事兒。
在楊少華的身上,他的子女們似乎并沒有真的想要讓父親安享晚年,而是想方設法地將父親的形象變現(xiàn)。
就在昨天,楊少華走了,94個年頭,有苦過有樂過,也看著兒子們長大成才成家立業(yè),可這些兒子卻在他死后被罵的很慘。
這事得從昨天去世說起,在生命的最后一天,竟然還在為兒子們打工,烈日當頭,路上的柏油馬路都快融化了,正常人都不愿意出門,更別說94歲的老人了。
可楊少華沒得選,他被三兒子楊倫和小兒子楊議推著輪椅,出現(xiàn)在一家海鮮飯店的開業(yè)現(xiàn)場。
看那視頻里的楊少華,人瘦得像風一吹就能倒,眼神渙散,嘴巴微張,整個人處于一種半昏迷狀態(tài),這算什么?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視頻傳到網上后,網友們炸鍋了,大家紛紛留言,說楊少華的兒子們把老人當搖錢樹,說他們在“吸血”。
面對如潮的批評聲,楊少華的兒子們沒有公開回應,卻做了一件更讓人火大的事情,那就是刪視頻。
網友們翻出了賬號的歷史數(shù)據,發(fā)現(xiàn)“楊爺爺?shù)目鞓飞睢睅缀趺刻於加袔ж浺曨l更新,少的時候一天一條,多的時候一天能有七八條。
楊少華有時候一天要拍八個廣告,試吃各種食品,反復說著同樣的臺詞,在很多視頻中,他身體搖晃,面色陰沉,有時候甚至坐都坐不穩(wěn),卻還要強顏歡笑地念出廣告詞。
94歲的老人不光要拍視頻,還要出席各種商業(yè)活動,一個年近百歲的老人,被兒子們活生生地變成了“商業(yè)吉祥物”。
你說這事多可笑又多可悲,我們常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最重要的就是“孝”,可現(xiàn)在的孝順變了味,有些人把孝變成了一種表演,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傳自己如何照顧老人,背地里卻把老人當成賺錢工具。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楊少華晚年會淪落到這種地步?他曾經是那么輝煌的一位藝術家,難道就不能安安靜靜地度過生命最后的時光嗎?答案或許就藏在他生前的那些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言語之中。
為啥楊少華的兒子們被罵得這么慘,還真不是無緣無故的,細品楊少華的一生,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位老藝術家為家庭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有一次他和程野聊天,程野問他一天拍三四個帶貨視頻,一天都得拍三四個,是不是特別開心。
結果楊少華說自己拍的不是三四個,是十幾個,并表示自己開心個屁,他們拿自己當驢使喚。
雖然有人說這只是個段子,是為了搞笑,但你聽楊少華說這話時的語氣和表情,哪像是在開玩笑?分明是實話實說,道出了內心的苦悶,老人家那點小脾氣,那點無奈,全寫在臉上了。
這些年,楊少華像是被子女們“運營”著,更扎心的是,楊少華被迫吃的那些東西,油炸淀粉腸、高糖酸梅湯,這些都是高血壓患者的大忌。
醫(yī)生都會叮囑高血壓病人少油少鹽少糖,可楊少華卻在鏡頭前被喂食這些食物。
在楊少華出事后,有些人跳出來替他兒子們辯解,說老人也有自己的選擇權,也許他樂在其中呢?可你看視頻中楊少華那副疲憊不堪的樣子,哪里像是“樂在其中”?
更何況,就算老人家真的同意了,作為子女,難道不應該從老人的健康角度出發(fā),適當?shù)貏褡鑶幔?/p>
除了讓父親成為帶貨網紅,楊議還利用父親的名氣干過另一件事,那就是與德云社對抗。
早些年,德云社崛起,楊議曾在網上發(fā)聲,引用父親楊少華的名號與郭德綱“隔空對戰(zhàn)”,說白了就是拿老爹的名頭在業(yè)內撈好處。
他搬出老爹作擋箭牌,利用父親的名氣在業(yè)內搶地盤,這就是楊議這么多年來的行事風格。
侯耀華曾公開提醒不要過度消費父親形象,可楊家兄弟根本沒聽進去。
而且早年間,楊少華還自曝過一件更令網友憤怒的事,那就是賣房借錢給兒子買古玩,而這個兒子就是備受寵愛的小兒子楊議。
要知道一件藏品都是價值不菲了,更何況一大堆,足以見得楊少華有多溺愛他了。
其實說實話老年人往往有一種身不由己的無奈感,他們害怕給子女添麻煩,害怕被嫌棄,所以即使心里有一萬個不樂意,也會選擇默默忍受。
楊少華估計也是這樣,雖然偶爾會流露出不滿,但大多數(shù)時候,他還是配合兒子們的安排,即便一天拍十幾個視頻,也甘愿,一直到生命的盡頭。
這樣的悲劇其實并不少見,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老人被子女推到前臺,成為直播帶貨的工具人。
表面上看是在陪伴老人,讓老人參與社會活動,實際上卻是在消費老人的形象和尊嚴。
老藝術家已經離去,愿這個社會能從中吸取教訓,讓更多老人能夠體面、安詳?shù)囟冗^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