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民網“行進中國”廣西調研采訪團
如果說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那么曲軸就是發動機的“脊梁”。
在桂林,有一家“超級工廠”依靠生產汽車發動機核心部件曲軸,深耕專業領域20多年,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汽車發動機曲軸。人民網記者 覃心攝
走進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曲軸智能生產車間,記者看到機器人正在精準抓取物料進入生產流程,一道又一道工序自動運轉,量化數據實時更新,哪一項超額完成、哪一項需要加快進度,在顯示屏上一目了然。
一條智能制造生產線,只需要5-6名工人在崗,每天查看監控設備上的數據,就能維護車間的生產秩序。在中頻淬火環節,經過高溫加熱后再快速冷卻,轉動的曲軸得以強化。“為了保證質量,我們會監控整個加熱過程中的電流波動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就會自動報警。”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蘇仕杰向記者介紹。
曲軸自動化生產線。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智能生產不僅能提升產品質量,還能為設備更新維護“省力”。蘇仕杰舉例道:“當某個環節的刀具臨近使用壽命的極限,員工的手機就會收到提醒信息,對其進行更換。”
新質生產力為企業發展提供著“源動力”。
福達早已是國內專業的全尺寸發動機曲軸供應商,產品廣泛應用于乘用車、商用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船舶及核電領域,贏得了諸多國內外高端汽車品牌和知名企業的青睞,2015年至今卻投入了數億元進行數智化轉型升級,現在成效顯著。
“整個的超級工廠產線的建設,完全是由福達自主設計,并且掌握了自己的知識產權。從設備的選型到產線的布局到自動化的加工,以及智能化的這個管理全流程由福達自我掌控。”蘇仕杰說。
自2021年至2024年,該公司生產的曲軸產品連續四年在新能源混動汽車曲軸細分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并助力福達股份成為新能源混動汽車曲軸領域的“隱形冠軍”。
整潔干凈的智能化車間。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6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5年廣西智能制造標桿企業認定名單”,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運營數據集成融合汽車零部件智能工廠》成功入選。
談及未來的發展,蘇仕杰表示:“為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我們將從AI+市場戰略、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生產管理、質量控制、設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能源與安全八大場景深度推進‘人工智能+’的應用,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為產業賦能,打造行業AI應用標桿。”(覃心、雷琦竣、朱曉玲、梁章暉、何寧、韋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