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機車網,每晚9點17分
JC君和你一起聊摩托
兄 弟們,對于摩托車屆的一哥本田,咱們聊的比較多,創建于1948年9月的本田,已經經歷了七十多年的發展,每個時代都有其明星的車型,而在這些車型上用到的技術也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今晚,咱們就聊聊關于本田摩托車看家技術。
DCT 雙離合變速器:
在延續了手動變速器優點的同時,加大對離合器和換擋操作方面的自動化控制。主要應用在1-3-5檔加速時和2-4-6檔的離合器控制上,通過電子控制離合裝置,實現無縫隙變速功能,駕駛者秩序控制油門和剎車即可。目前配備車型有:CRF1100LAfirca Twin、GL1800Gold Wing/Tour、NT1100、X-ADV、NSS750。
安全氣囊:
本田借鑒汽車部門研究開發的安全氣囊相關系統,開發出摩托車專用的安全氣囊。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收納氣囊本身及展開時供給氣體的充氣裝置的安全氣囊模塊;監測沖擊力的加速度傳感器;判斷撞擊并進行演算處理的安全氣囊ECU(電子控制單元)。當發生正面撞擊時,安裝在前叉的4個加速度感應器會自動監測撞擊加速度,并將監測的加速度數據傳送至ECU,根據該數據瞬間判斷是否需要打開安全氣囊。目前配備車型:
GL1800Gold wing Tour
IMU 慣性測量單元:
六軸IMU可實現精密的車體控制,通過采用對俯仰角、翻滾角、偏航角的角速度和加速度進行精確檢測的六軸傳感器,可實時檢測車身動態信息,并進行精密控制。通過IMU采集的信息,能夠準確地控制快速換擋、DCT檔位、HSTC(抑制后輪打滑和前輪離地)、電控懸架、ABS、彎道轉向燈,提升車輛整體行駛的平衡性。目前配備車型:CRF1100LAfirca Twin、NT1100。
E-Clutch電控 離合器:
結合車輛狀態(車速、轉速、擋位)和換擋機構進行控制(偵測換擋踏板的負荷來調整點 火時機和燃料噴射時間),并通過電子控制單元(MCU)控制,實現離合器的斷開/結合。 當然,要是想體驗掛擋樂趣,可選擇開啟或關閉。 E-Clutch 優于快排系統,就是通過半離合狀態緩沖換擋沖擊,消除傳統快排的頓挫感與時間滯后。目前 已配備CBR650R、CB650R。
ESP發動機:
應用在多款110cc排量車型上,采用偏置氣缸、針刺套筒技術。50×63.1mm缸徑行程,10:1壓縮比,實測油耗1.6L/100km(同級車型約2L)。大部分運用在本田踏板車型上。
水平對置六缸發動機:
2001年搭載于Honda最尖端的全新改款豪華巡航摩托車“GOLD WING”。搭載了電控燃油噴射系統PGM-FI的新型1,832cc水平對置6缸發動機。最大功率 85kW/5.500rpm,最大扭矩 167N?m /4.000rpm;采用PGM-FI(電控燃料噴射系統),新構思的平行氣門,實現發動機小型化。目前搭載車型:
GL1800Gold wing/Tour。
V型三缸發動機:
2024年米蘭車展上,本田推出的全球首款電子空壓機V型三缸發動機。采用非對稱排列,前部雙缸+后部單缸,75° V型三缸布局。這種設計顯著縮小橫向寬度,優化重心分布,水冷系統覆蓋所有氣缸,解決傳統風冷V缸后缸散熱不足的問題(前缸迎風散熱,后缸通過獨立油冷回路強化冷卻)。集成化曲軸箱,采用高強度鋁合金一體鑄造,減少接縫,提升剛性,降低重量。同時搭載了電子控制的渦輪增壓系統,在較低轉速下也能輸出更高的扭矩。這款發動機的推出,解決了傳統渦輪遲滯、散熱不均及結構臃腫問題,本田計劃將這款發動機應用于大型摩托車。
直列六缸發動機:
發動機代表車型:RC166(1966年)賽道專用250cc賽車發動機,直列六缸風冷,DOHC24氣門,通過齒輪驅動凸輪軸、緊湊布局實現輕量化;CBX1000(1978-1982年):量產公路摩托車發動機,1047cc排量,風冷DOHC 24氣門,通過磁電機、點火系統后置以壓縮寬度。以上兩款發動機均采用風冷,RC166額外配置機油散熱器應對高轉速發熱。
那么,這些技術大家都體驗過嗎?
歡迎留言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