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又準備對中國掀桌子,不準買美國農業土地,并考慮收回中國在美資產。
近日,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Brooke Rollins)宣稱,特朗普政府將開始限制中國公民及其他所謂“外國對手”購買美國農田,甚至研究如何“收回”中國投資者已持有的土地資產。
特朗普政府的這個政策,表面上打著為了“國家安全”的旗號,但實際上就是一場針對中國的農業封鎖。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中國投資者擁有的美國農田還不到總量的1%,遠低于加拿大、荷蘭等國的持有量。這么小的比例,如何能威脅到一個農業強國的糧食安全?美國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政策并非特朗普首創。當年拜登在位時,就用“一家中國玉米加工廠靠近軍事基地”為由限制中企購地。
關鍵是,根據美國法律規定,除了政府的用地外,美國大部分土地都為“私有土地”,可以被買賣?,F如今,特朗普連演都不演了,直接明確提出了限制中國人買地。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近年來頻繁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限制投資,甚至直接沒收資產。從華為、TikTok到如今的美國農田,美國的邏輯都如出一轍:只要涉及到中國,就貼上威脅“國家安全”的標簽,然后堂而皇之地進行打壓。
更諷刺的是,美國一邊限制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一邊又要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標做法,真是被美國參悟透了。
特朗普的“任性”全球有目共睹,任何惹他不滿意的事情,都會被他抓住猛烈抨擊。他今天可以沒收中國人的資產,明天就可以用同樣的理由剝奪任何外國投資者的財產,而這只需要特朗普的靈機一動。
就是這樣一位嘴上說著“美國和中國相處的很好”“中國是一個龐大、強盛、強大(big, strong,powerful)的國家”的人,在任期內,對華發動了貿易戰,實施技術封鎖,并多次威脅要與中國“脫鉤”。
要知道,經濟、貿易全球化的趨勢可不是擺設,美國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市場和中國供應鏈。以稀土為例,美國軍工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就難以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而且,中國是美國農產品最大的買家之一,2024年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總額為264.4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與中國脫鉤,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對于美國的土地禁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國的做法是在泛華國家安全概念,這是典型的歧視性做法,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最終也將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
當一個大國頻繁地使用政治手段來干預經濟發展,那么其離衰落也不遠了。中國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美國的對華打壓政策,不僅無法阻止中國的發展,反而會削弱自身的競爭力。如果美國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最終損害的將是其自身的國際信譽和經濟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