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2025年7月8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兩場公開表態引發了國際輿論的強烈關注。
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里,他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態度截然不同。一邊是突然示好的柔軟口吻,另一邊卻是對普京的強硬指責與威脅。
這樣的反差,令人猜測紛紛,不知道特朗普又想干什么?
美國稀土供應鏈的“隱痛”
7月8日,特朗普罕見地公開稱贊中國的貿易政策“公平”,還聲稱中美關系出現了“積極改善的跡象”。
接著,美國公布,數周內將啟動中美高層貿易對話,這一表態與特朗普半年前的強硬姿態形成了鮮明對比。
今年年初,他還要求中國做出實質性讓步,態度很是強硬,否則不會取消關稅。如今,他為何突然轉向?
答案可能藏在稀土供應鏈的壓力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而稀土是高端制造業的重要原材料。
今年以來,中國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美國的科技產業鏈陷入困境,特朗普的政策調整,很可能是在稀土供應受限的背景下,在向中方示好。
更關鍵的是,近期特朗普對多國加征關稅的政策也遇到了阻力。7月8日,他宣布對包括日韓和東盟在內的14個國家加征關稅,其中對部分東盟國家的關稅高達40%。
這一舉措激起了包括泰國在內的強烈反對,而日韓的內閣更是公開表示“堅決抵抗”。東盟國家形成了聯合抗壓的態勢。
面對國內外的雙重壓力,特朗普顯然需要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扮演“救火隊員”的角色,以緩解僵局。
對俄強硬
與對中國的柔和語調相比,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則急轉直下。同樣是在7月8日,他批準向烏克蘭追加“愛國者”防空系統等防御性武器,并稱“正考慮進一步對俄制裁”。
在公開場合,他甚至爆粗口指責普京“滿嘴廢話”,稱其“表面友好卻毫無實際行動”。
特朗普的強硬表態與近期俄烏戰場的態勢密切相關,2025年7月,俄軍在蘇梅和盧甘斯克地區的推進速度加快,頓涅茨克的控制區域已超過70%。
與此同時,普京宣稱俄軍無人機摧毀了價值20億美元的西方援烏裝備。這一系列戰場動態讓美歐的軍援體系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特朗普的表態,既是對俄烏沖突的直接回應,也是對國內鷹派勢力的一種安撫。
然而,普京并未對特朗普的言辭作出直接回應,俄方也表示,特朗普所謂的“威脅轟炸莫斯科”的言論并不屬實。
與此同時,俄方繼續推動其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試圖通過戰場上的優勢地位來迫使美歐調整對烏政策。
特朗普對中俄的不同態度,其實反映了美國現在遇到的困境。盡管他試圖通過“交易式外交”在中俄之間制造分裂,但這樣的策略似乎并未奏效。
相反,中俄之間的合作進一步深化。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2500億美元,現在中國已占俄油氣進口需求的20%。
近期,雙方還在技術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包括核潛艇技術、高超音速導彈算法以及無人機蜂群戰術的共享。
在能源和軍工領域,中俄在應對美國制裁時更加從容。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已經明確拒絕特朗普關于“回歸G8”的提議。普京將這一提議稱為“過時俱樂部的虛偽邀請”,并轉而力推以金磚機制為核心的多邊合作框架,這一表態,既是對美國離間策略的直接回擊,也是對中俄關系韌性的一次驗證。
普京的“壓力與沉默”
盡管中俄協作的基礎穩固,但普京眼下面臨的戰略壓力同樣不容忽視。
2025年,俄軍費占GDP的比重達到6.3%,高昂的軍事開支對國內經濟形成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美國的部分制裁松動雖讓俄金融資產流動性有所恢復,但能源和科技出口仍然受限,通脹問題依然嚴峻。
俄方提出的停火條件包括烏克蘭永久中立、美國書面保證不部署中程導彈以及歐盟取消90%的對俄制裁。
然而,這些條件顯然難以被美歐接受,歐盟內部對俄制裁的立場也出現了分裂,德國明確反對新制裁,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呼吁停火,但遭到普京的直接反駁。
在這樣的背景下,普京選擇了低調處理特朗普的言辭,克宮的冷處理策略表明,俄方更希望通過實際行動,而非口水戰,來應對美國的強硬政策。
信息來源:
特朗普表示最近中美關系有所改善,外交部回應 環球網 2025-07-09 15: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