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證券交易所的一則公告震驚了整個中醫藥界——日本SPC公司(由三井物產與樂敦制藥聯合創辦)以50億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有著145年歷史的余仁生藥業86%的股權。這家從廣東佛山走出去的中藥老字號,最終在資本浪潮中低下了頭,僅余氏家族保留10%的象征性股份。
1879年,佛山醫師余廣帶著“仁澤眾生”的信念下南洋,在馬來西亞檳城開了第一家藥鋪。當時,當地華工飽受瘧疾和鴉片之苦,余廣用自制的“白鳳丸”和“戒毒散”治好了無數人。到了兒子余東旋這一代,余仁生更是把分店開到了香港、新加坡,甚至在1928年將總部遷回中國香港,成為東南亞家喻戶曉的中藥品牌。
然而,這樣一家根正苗紅的老字號,為何會在2025年選擇賣身日本財團?隨著中醫藥國際化浪潮的興起,余仁生也想打開歐美市場,但歐盟的藥品注冊要求讓他們吃盡苦頭。比如,歐盟要求中藥成分必須精確到分子結構,這對傳統中藥的復方制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與此同時,家族內部的股權糾紛也愈演愈烈,第四代傳人余志勇曾公開抱怨:“我們花在打官司上的錢,比研發新藥還多。”
就在余仁生陷入困境時,日本SPC公司帶著50億港元的支票出現了。這家由三井物產和樂敦制藥聯合成立的公司,承諾保留余氏家族10%的股權,并讓余志勇繼續擔任亞太區總裁。面對資金壓力和國際化瓶頸,余氏家族最終選擇了妥協。
日本的“中藥野心”
日本財團的這筆收購,遠不止是商業行為那么簡單。在東京三井物產總部的會議室里,一份名為《漢方戰略2030》的文件揭示了他們的真實意圖:通過控制中國中藥企業,徹底掌控全球中藥產業鏈。
日本對中藥的覬覦由來已久。從東晉時期引入《傷寒論》開始,日本就把中國古方改造成“漢方藥”,并在1961年將其納入醫保體系。如今,日本漢方藥占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僅“救心丹”一個單品年銷售額就超過1億美元。但他們的野心不止于此——日本83%的藥材依賴中國進口,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整個漢方產業將面臨癱瘓。
為了破解這一困局,日本藥企想出了“蛇吞象”的策略。2019年,久光制藥以6.5億人民幣收購北京同仁堂旗下的部分業務;2023年,津村制藥以2億元拿下陜西紫光辰濟藥業。這些收購的背后,是日本對中藥秘方和原材料的雙重覬覦。例如,津村制藥在甘肅岷縣建立的黃芪種植基地,采用“企業+衛星監測”模式,確保每一株黃芪的成分都符合漢方標準。
收購背后的“蝴蝶效應”
余仁生的賣身,只是中日中藥博弈的冰山一角。這場交易對兩國的影響,正在從經濟層面蔓延到文化層面。日本通過收購中國中藥企業,不僅控制了上游供應鏈,還將秘方貼上“漢方”標簽高價出售。例如,日本生產的“六神丸”,其配方源自中國,但價格卻是國產六神丸的10倍。
中醫藥文化的傳承面臨斷層風險。余仁生的“金牌白鳳丸”制作工藝已有140年歷史,其中的“九蒸九曬”技術曾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收購后,日本工程師用機器取代了傳統工藝,導致藥效下降30%。余志勇在接受采訪時無奈地說:“他們要的是標準化生產,不是文化傳承。”
日本戰略布局的勝利
日本在這場博弈中可謂大贏家。通過收購余仁生,他們不僅獲得了東南亞的銷售網絡,還掌握了珍貴的中藥秘方。例如,余仁生的“靈芝孢子粉”專利,讓日本藥企在免疫保健市場的份額提升了15%。更關鍵的是,日本借此鞏固了在漢方藥領域的壟斷地位。目前,全球中藥相關專利中,日本占70%,中國僅占3%。
日本的野心還不止于此。他們正在推動“漢方國際化”,計劃將漢方藥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ICD)體系。一旦成功,中國中藥將徹底淪為“仿制藥”,而日本漢方藥將成為國際標準。
中國中藥的“突圍之路”
面對日本的步步緊逼,中國中藥企業正在尋找破局之道。在貴州百靈的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正在用現代技術解析“咳速停糖漿”的成分;在云南白藥的生產線,機器人正在模擬傳統“炮制”工藝。這些嘗試,讓中藥在保持療效的同時,也能滿足國際標準。
政策層面,中國也在加大對中藥的扶持。202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出“老字號振興計劃”,對余仁生等企業提供專項補貼,并推動中藥納入醫保目錄。更重要的是,中國正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202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布,將對《傷寒論》等古籍中的古方進行集體注冊,防止日本等國搶注專利。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中藥企業也在積極反擊。片仔癀通過與哈佛大學合作,將產品打入美國主流藥店;同仁堂在德國建立了首個中藥研發中心,用現代醫學驗證中藥療效。這些努力,正在改變國際社會對中藥的認知。
余仁生的收購案,是一場關于文化、經濟和技術的全方位博弈。日本用資本和專利筑起高墻,試圖壟斷全球中藥市場;中國則用創新和政策破局,守護老祖宗留下的瑰寶。這場戰爭沒有硝煙,但關乎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經濟命脈。
當日本漢方藥在國際市場上大行其道時,我們不能忘記:中藥的根在中國,魂也在中國。從《黃帝內經》到現代科技,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從未停止。或許,這場博弈的最終贏家,將屬于那些既尊重傳統又敢于創新的人。畢竟,真正的文化瑰寶,永遠不會被資本輕易收買。
面對日本的挑戰,我們既要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秘方,也要用創新讓中藥煥發生機。只有這樣,才能讓中醫藥真正走向世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名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戰士——從選擇國貨開始,從了解中醫藥文化開始,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