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在關稅上可謂是“六親不認”,就連它的小跟班韓國和日本也沒放過,都統統加征了關稅。
可轉頭看看美國軍事上的動靜,卻又畫風突變,一改往日囂張嘴臉。
而且,大家本以為俄羅斯才是美國的對手,但再看看日本,這個國家似乎一直在老美眼皮子底下,“悶聲干大事”。
美國航母
要說這美國,這些年在國際上可沒少折騰。
長期以來,他們總把其他國家當成棋子,為了自己的利益四處攪局。
可風水輪流轉,如今的美國,在多個領域的主導力是一天不如一天,負面新聞更是接連不斷,霸權地位那是肉眼可見地在動搖。
而最能體現美國實力的航母,最近更是迎來了“退役潮”,讓人看了直呼“看不懂”。
咱們先說說那艘大名鼎鼎的尼米茲號航母,它可是超期服役了不少年頭,艦齡都快50年了,早就該“退休”享清福了。
果不其然,在2025年5月,尼米茲號正式退役,這一下就讓美國的航母數量從11艘降到了10艘。
可這還沒完,到了2027年,艾森豪威爾號也計劃退役,到時候美國的航母數量還得再減。
老艦接連退役,新艦的情況更是讓人揪心。
就說肯尼迪號航母吧,原定2023年交付,結果呢?
交付時間三度推遲,一下子就推到了2027 年3月。
這延期的原因,說白了就是技術不過關。它繼承了福特級的技術缺陷,當初為了趕進度倉促建造,留下了一堆隱患。
在這些隱患中,首當其沖的就是電磁彈射系統,它號稱比傳統蒸汽彈射效率提升40%。
結果實際測試中故障頻發,平均每彈射幾十次就會趴窩,根本達不到實戰中每天數百次彈射的要求。
有數據顯示,該系統的可靠性還不到設計標準的三分之一,真到了戰時,恐怕艦載機都沒法正常升空。
再說說先進攔阻系統,這玩意兒本應精準接住返航的艦載機,可實際使用中經常出現力度控制失衡的情況。
在去年一次測試中,就因為攔阻系統突然失效,一架F-35C戰機差點沖出甲板,幸好飛行員反應快才避免了災難。
此外,該航母采用的新型核反應堆,理論上功率比尼米茲級提升了25%,但實際運行中卻頻繁出現冷卻系統故障。
總之,從整體來看,美國海上力量發展不僅停滯不前,甚至還有點倒退的意思。
而再看看其他國家,一向被視為美國對手的俄羅斯,由于忙于和烏克蘭干仗,沒時間搗鼓航母。
可作為美國的“跟班”,日本這個小國卻正在偷偷加速海軍力量建設,似乎正在實力上“超越”美國......
日本“航母”
我們都知道,二戰結束后,日本制定了“和平憲法”,其中明確規定了“專守防衛”的原則。
這個原則簡單來說就是,日本此后的軍事力量只能用于“自衛”,不能搞對外侵略那一套。
這一原則的保證,在當時可是給國際社會吃了顆定心丸,大家都覺得日本會走和平發展的路子。
可進入21世紀,日本的軍事動作就開始有點不一樣了。
21世紀初,日本研制出了“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還有它的姊妹艦“伊勢”號。
這兩艘艦看起來跟輕型航母挺像的,噸位不小,甲板也挺寬敞,但有個關鍵的地方,就是它們不具備起降固定翼飛機的能力。
當時,日本說這就是直升機驅逐艦,主要用來執行反潛、護航這些任務。由于日本態度誠懇,大家也就姑且信了。
但后來的“出云”級驅逐艦一出來,不少人就看出不對勁了。
“出云”級驅逐艦剛亮相的時候,日本給它的定位是“多功能驅逐艦”,說是用它執行反潛、救災、人員輸送這些“無害”任務。
可這個“出云”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都快3萬噸了,艦長更是超過240米,甲板寬得能并排停好幾架直升機,這哪是普通驅逐艦的體格?
更可疑的是,日本還對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裝:
日本先是在甲板前端加了個12度的滑躍甲板,緊接著,又把整個飛行甲板的鋼材換成了耐高溫的特種材料。
這么一改,這個普通的“多功能驅逐艦”,就能直接起降F-35B這種固定翼艦載機了。
F-35B是啥?那是美國最先進的隱身艦載機,能掛載空對艦導彈、精確制導炸彈,作戰半徑超過800公里。
所以,日本的這一改裝,讓驅逐艦具備了攻擊作戰能力。
可這還只是開始,在“出云” 級兩艘艦艇完成改造后,日本又把主意打到了其他艦艇身上。
先是“日向”級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別看它們之前不具備起降固定翼飛機的能力,日本悄悄對其甲板進行了強化處理。
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對其甲板進行了特殊強化。
日本通過精密的技術調校,使飛行甲板的材質與結構,能適配F-35B短時間起降時產生的巨大沖擊力與高溫尾焰。
據日本媒體透露,在一系列秘密測試中,F-35B已多次在“日向”號上完成模擬起降,這表明“日向”級已悄然躋身“準航母”行列。
不僅如此,日本還盯上了老舊的“大隅”級運輸艦。
這三艘排水量達1.9萬噸的運輸艦,原本主要執行物資運輸等后勤任務。
但日本對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拆除部分運輸設施,重新規劃內部空間,鋪設新型飛行甲板材料。
改造后的“大隅”級,飛行甲板的長度和寬度都得到顯著提升,完全具備起降F-35B的條件。
盡管其內部機庫等配套設施無法與專業航母相比,卻足以在戰時充當輕型航母,搭載數架F-35B執行近海作戰任務。
算上已完成航母化改裝的“出云”號與“加賀”號,經過升級改造的“日向”號、“伊勢”號,以及完成轉型的三艘“大隅”級運輸艦,日本如今已有7艘艦艇實質具備了輕型航母的作戰功能。
這些艦艇名義上或是驅逐艦,或是運輸艦,實則都暗藏“殺機”。一旦搭載F-35B后,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具備遠洋攻擊能力的“航母殺手”。
而日本這種偷偷摸摸的改造,一步步把 “和平憲法” 的限制撕出了口子,逐步增強了自身的軍事實力。
而一直將精力集中在與俄羅斯對抗以及全球霸權維系上的美國,似乎并未充分意識到,自己身旁這個看似順從的盟友,正在暗度陳倉。
當美國的航母面臨退役潮與新艦難產的困境時,日本卻在不動聲色地打造自己的航母編隊,假以時日。
從目前情況來看,日本在軍事力量上超越美國并非毫無可能,美國恐怕終將自食養虎為患的苦果。
大家對日本這些軍事動向有啥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聊一聊!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