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1955年的大授銜,網上的議論非常多,經常有人噴完上將,噴大將,甚至個別元帥都會被人拿出來挑事。可無論是在書本上,還是網絡上,唯獨沒有人敢噴徐海東大將。
按理說,在開國將帥中,徐海東的經歷最為特殊,鍵盤俠可噴的點有很多。比如因為傷病原因,徐海東從1940年就退出了戰場,此后基本沒再帶過兵,錯過了抗日戰爭后期和整個解放戰爭,可在1955年大授銜時,他仍獲得了大將軍銜,且位居第二,僅次于被譽為“戰神”的粟裕大將。
那沒人噴徐海東,是因為他是完人嗎?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徐海東當然不是完人了。他也有自身的缺點,雖然至今不知道他的缺點是什么。其實之所以沒人敢噴徐海東,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徐海東是鄂豫皖根據地和紅25軍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功勞很大,這是不爭的事實。在所有開國大將中,徐海東的地位可能僅次于張云逸、粟裕。
徐海東在紅軍時期號稱“徐老虎“,當年在鄂豫皖,什么何成濬,什么衛立煌,什么李鳴鐘,都是他的手下敗將。在紅四方面軍主力走后,只留下徐海東率紅25軍在老區堅守,可他硬是將這支部隊拉了出來,兵力不減反增,并在陜北站穩了腳跟,為后中央紅軍到陜北創造了條件。
功勞大,有能力,又是紅軍鄂豫皖蘇區的創始人,這樣的人,大家佩服還來不及呢?誰還敢噴?
其次,徐海東黨性高,覺悟高。
按理說,功勞大,能力強,獎勵也就大。可是徐海東的運氣沒有那么好,抗日戰爭爆發后不久,他就因為身體原因退出了一線崗位,從此只能在后方工作。
即便打不了仗了,他也一樣能評大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徐海東的政治覺悟太突出,黨性極強,對中央指示絕對服從,一般將領根本比不了。
1934年6月,中央把程子華派到鄂豫皖根據地,意在加強對紅25軍的直接領導,掌控好這支相對獨立的紅軍力量。原本中央是要程子華當紅25軍參謀長的,可徐海東卻把軍長職務讓給了程子華。當時沒人要求徐海東這么做,甚至沒人會想到。
徐海東敬重人才、高風亮節自然是一個方面,其實更重要的是,以紅25軍的特殊程度,隊伍“山頭化”十分嚴重,程子華一個外來的干部,只頂著參謀長的職務,很難把黨的政策、中央的指示推下去。
徐海東很無私,他考慮到了這一點,從大局出發,要盡快幫程子華確立威信,所以主動讓出自己的職務。當時吳煥先同志還沒有犧牲,但吳煥先是徐海東的老領導,紅25軍的元勛人物,讓吳煥先讓職務肯定不合適,徐海東便二話沒說,自降半級當了副軍長。他能準確把握中央意圖,并且設法在隊伍里推動,這點太難得了。并且降職一事,絲毫沒影響他在紅25軍里的地位,反而更令廣大官兵敬重。
最后一點是徐海東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黨中央和紅軍。
1935年,當中央紅軍剛剛到達陜北的時候,紅軍上下衣衫襤褸,連鍋都揭不開。走投無路之下,毛主席提出“借”紅25軍一筆經費,保障中央正常運轉。
當徐海東看到毛主席的借條后,二話沒說,硬是從紅25軍的口糧中撥出了5000大洋。這樣的情誼,這樣的覺悟,換做誰也是肅然起敬,還有誰敢噴呢?
以徐海東的戰功,他的確不能和粟裕等人相比較,但徐海東是誰,紅軍的大救星,所以雖然抗戰和解放戰爭中他長期缺陣,但也不影響他的軍內地位,特別是在毛主席心中的位置。
更難能可貴的是,徐海東為人謙虛低調,從不居功自傲。當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將軍銜后,他很不安,多次向組織上請求降低軍銜,并給出了兩個理由,一是覺得自己沒有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戰功不高,二則是因為長期臥病在床,并沒有參加軍委領導工作。
毛主席得知這種情況后,立即便拒絕了他的請求。為啥,戰功不高,但資歷擺在那,恩情擺在那。
徐海東指揮過紅25軍長征,他的兩位老部下韓先楚、劉震都被授予了上將,如果再將這位悍將降為上將,成何體統。這便是毛主席的偉大之處。
徐海東從來對黨都很忠誠,他受了委屈,也不以怨報德,在許多戰將看來,他是一個好人,他不會對別人打擊報復,從來不會整人,也從不害人。這種襟懷坦蕩的精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徐海東做人做到這種境界,功勞又那么大,還是紅軍大戰區的創始人,哪個人敢噴,忍心噴?因此,提起徐海東大將,大家更多的是敬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