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一天,濰坊軍分區司令陳昌奉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打算吃飯。
結果這時,工作人員卻突然從外面急匆匆跑來,喘著粗氣告訴他:“外面來大官了,您趕緊出去迎接!”
陳昌奉連問都沒來得及問,就被人拉了出去。等他到了地方才震驚地發現,原來大官竟然就是毛主席!
對方一見到他,便熟稔地笑道:你現在官做得不小嘛……
那么兩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交集,主席又為何要特意召見他呢?
如父如師
陳同志出生在江西寧都的一個貧苦家庭中,母親常年臥病在床,父親則一直給地主家做苦工。為了補貼家用,他從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到地主家放牛。
一家人在地主階級的壓迫下艱難求生,日子也越過越貧窮。
在他十一歲那年,母親因為無錢醫治,病餓而亡。后來父親也不堪生活的重負,去世了。
無依無靠的陳昌奉只能到處乞討,尋一口飯吃。
1929年,就在他即將走投無路時,紅四軍來到了贛南,解放了他的家鄉。
陳昌奉也因此分到了土地,過上了好日子。
為了報答紅軍的恩情,他將家里的地托付給老鄉后,便只身跑到了福建長汀縣,找到了紅軍部隊并報了名。
一開始因為他年紀太小,并不符合參軍標準,負責人并不想收他。
恰巧朱老總路過這里,得知他已經成了孤兒后,便做主留下了他,讓他在身邊當了一名勤務員。
很快,大家便發現,陳昌奉雖然年紀小,也沒讀過書,但他機靈勤快,工作也認真。朱老總也因此對他頗為賞識。
等到了1930年,戰斗形勢越來越嚴峻后,朱老總便將他調到了前委,讓他負責保護主席的安危。
就這樣,他和毛主席開啟了多年的革命友誼。在十幾年間,他們似師生又似親人,共同度過了很多艱難歲月。
當時陳昌奉才僅有15歲,是主席的衛士中年紀最小的,因此主席一直對他關愛有加。
紅軍有走到哪里便將標語貼到哪里的習慣,毛主席得知陳昌奉不識字后,便在行軍的間隙,指著墻上的標語教他認字。
就連他的名字也是主席手把手教他寫的。在主席身上,陳昌奉也久違地感受到了父愛的關懷。
而他也一直盡職盡責地堅守在崗位上。從進軍閩西,到參加歷次反圍攻戰役,他始終守衛在對方身邊,沒讓其受到過一次危險。
主席的教誨
1934年,為了突破敵人的圍堵,我軍開始進行萬里長征。
一路上,除了保護主席的安全外,他還負責照顧對方的生活。
1935年的一個晚上,中央率先來到了金沙江邊。主席一下船便與劉伯承等人商量渡江計劃去了。
陳昌奉便去找地方給主席安排住處了。可周圍人煙罕至,他找半天只找到了幾個濕漉漉的石洞。
考慮到主席已經很久沒休息了,他便只好湊合就地鋪了塊油布,又放上毯子,搭建了一個簡易的住所。
結果,等主席回到看到后卻立馬生氣了:怎么沒安排辦公的地方呢?
他連忙解釋說,這里連張小凳子也找不到,今天還是早點休息,明天再辦公也不遲!
但對方聽后既是嚴肅又是溫和地批評道,吃飯休息都是小事,江邊還有三萬同志等著呢!這是幾萬同志的性命啊!
陳昌奉聽后羞愧不已,連忙出去找了一塊小木板回來,讓主席當辦公桌用。
主席這才滿意地坐下來,隨后便又佯裝生氣地對他說:我今天要罰你一天不睡覺,陪著我辦公!
他自然明白這是主席想讓自己長個教訓,于是當即敬禮,表示服從命令。
主席一坐下便一手拿文件,一手接話筒忙了起來。但他年紀小,覺多,沒一會兒便打起了盹。
不一會兒,他便被主席拍醒了。他本以為主席又要罰自己,連忙站起身。
豈料,主席只是溫和地對他說,現在長記性了吧?
“記住,無論現在還是未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工作,以后每到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把辦公的地方搞好!”
聽著對方的教誨,他也羞愧地點了點頭。隨后主席便輕輕拍拍他的頭,親切地說道:“快去睡吧!”
那一刻,陳昌奉只覺得淚水涌動。看著主席,他仿佛看到了小時候自己犯錯后,父母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還寵溺地說,好了,這次記住,玩去吧!
在主席身上,他再次得到了家人的溫暖。
經過這件事后,陳昌奉也變得更加穩重了。之后,主席依舊不知疲倦地工作著,而他也開始寸步不離地陪著主席,協助他工作。
到了1935年九月,他們通過了渭水封鎖線,開始向六盤山進軍。只要翻過這座山,陜北就不遠了。
眼看勝利就在眼前,可陳昌奉卻在這時突發瘧疾,兩雙腿腫得不行,一步路也走不了了。
毛主席看到后,便不顧風寒,脫下自己的大衣蓋在他身上。然后主席又跟著擔架隊一起,將他抬出了大山。
得知是主席一直照顧自己后,他再次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他想,若沒有主席的關懷,他恐怕早就犧牲在六盤山上了。
所幸,在下山后不久,他們便遇上了劉志丹同志派來的人。在對方的引導下,他們成功到達蘇區,順利與十五軍團會合!
人生的向導
陜北的情況穩定后,毛主席便決定送他到紅軍學校學習。雖然他非常高興能接受教育,但聽到要離開毛主席,他還是拒絕了。
主席便勸道,要想在革命路上走得長遠,沒有文化是不行的,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為黨做更多的貢獻。
陳昌奉這才答應下來。
此后,他便一直謹記著毛主席的教誨,刻苦學習,努力精進自己。
離開學校后,他便被調到陜北的保衛隊擔任政治指導員。
后來他便帶著這支隊伍,護送毛主席從瓦窯堡轉戰到延安,并為保衛中央作出了杰出貢獻。
解放戰爭開始后,組織決定調他去山東工作,開辟新的根據地。
他臨走時,特意來找毛主席告別。主席留給了他一句寄語:努力工作,忠實于黨,忠實于人民!
此后,他便將這兩句話當成了自己的人生箴言。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想起主席對自己的囑托,他總是能堅持下去。
建國之后,他又被分配到濰坊軍分區擔任司令員。彼時距離兩人分別也有將近十年了。
他本以為主席日理萬機,早就不記得自己這個小人物了,卻不想主席也一直像他牽掛著自己一樣牽掛著他。
1958年,毛主席來山東視察。在接見省軍區干部時,他見沒有那個熟悉的身影,于是當即問道:陳司令現在在哪,我想見他!
大家不敢耽擱,一級一級地傳遞下去。當時陳正好要準備吃飯,卻見到警衛員急匆匆來報告,說:軍區來大領導了,您趕緊去迎接吧!
這么多年,陳昌奉也形成了先工作再吃飯的習慣。聽了這話,他便立即往總部趕去。
當見到毛主席的身影后,他頓時呆立當場。主席看著他微笑道:小鬼,你現在官做得挺大啊!
聽著熟悉的稱呼,他不禁又濕潤了眼眶。
這一天,兩人都沒有吃飯,陳昌奉向主席細細講述著這些年的經歷,以及最近的工作近況。
毛主席聽后欣慰地點點頭,并對他囑咐道,要繼續發揚黨的傳統,時刻聯系人民!
陳昌奉當即堅定地點點頭,表示絕不辜負他的期待。
此后,陳昌奉便一直不辭辛苦地堅守在崗位上,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終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