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北京召開。
這次會議主要是討論處理中美關系的問題、臺灣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
事關國防,大部分將士都出席了,準時到達會場,唯獨開國中將吳克華的位子是空的。
周總理得知吳克華缺席會議,面有不豫之色。他詢問與會人員:“吳將軍怎么沒來?”
被問到的人面面相覷,誰也回答不出來。
事情變得嚴重起來,周總理又問了一遍,還是沒人知道吳克華的下落。
一個開國中將居然神秘失蹤,到底出了什么事?周總理又心慌又憤怒,下令徹查。
幾個月后,調查人員在陰暗的地牢里找到了吳將軍。
他蓬頭垢面,被折磨得面目全非,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意氣風發的虎將。
那么,吳克華到底遭遇了什么?他為什么會被關入地牢?
一、驍勇善戰,勞苦功高
吳克華,江西弋陽人,16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黨員和紅軍戰士,是一位勞苦功高的老革命。
吳克華入黨的時候,正是共產黨最困難的那段時期。
他跟著大部隊輾轉到贛東北和中央蘇區,先后參加了紅軍五次反“圍剿”。
1934年,紅軍開始長征,吳克華以第39團參謀長的身份踏上征途。
當時,他所在的部隊主要負責保護主力紅軍。
吳克華 后排右一
有很多次,主力部隊都在第39團的掩護下化險為夷。
為此,第39團還受到了中革軍委的通令嘉獎。
1936年,剛結束長征的吳克華為了適應新的抗戰形勢,進入延安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他奉命前往膠東半島,開辟抗日根據地,壯大抗日力量。
當時的山東并不太平,吳克華面臨的抗日形勢尤為嚴峻。他不僅要對抗日寇,還要防止國民黨在背后捅刀子。
這里的國民黨,特指漢奸偽軍趙保原。
皖南事變爆發后,趙保原將被打垮的“抗八聯軍”重新組合起來,進攻吳克華所在的膠東抗日根據地。
面對趙保原來勢洶洶的進攻,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立馬成立了反投降指揮部。
指揮部由許世友任指揮,吳克華任副指揮,林浩為政治委員。
這個領導班子在四個月里,打退了“抗八聯軍”的多次進攻,殲滅偽軍兩萬多人,打通了根據地東西兩方的聯系,成功地保住了來之不易的根據地。
從這件事來看,吳克華頗具軍事才能。
但事實上,土地革命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吳克華并未完全發揮出自己的作戰才能。
他的巔峰時刻,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塔山阻擊戰。
塔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的重要一環,也是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斗。
1948年10月,吳克華所在的4縱接到任務:堅守塔山,擋住國民黨東進兵團,以保障攻克錦州的戰役順利進行。
這是一場各方面都處于劣勢的阻擊戰。為了鼓舞士氣,吳克華喊出了“誓與陣地共存亡”的口號。
10月10日,塔山阻擊戰打響了。
如吳克華所預料的那樣,國民黨的炮火十分猛烈,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轟掉了解放軍事先挖好的防御工事。
吳克華咬著牙,帶領士兵頑強抵抗,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后退一步。
13日,國民黨王牌部隊“趙子龍師”參戰,軍艦、轟炸機和火炮集中火力,對著陣地輪番沖鋒。
面對洶涌而來的炮火,吳克華發揮驚人的戰斗意志,采用機動靈活的戰法,帶領4縱打退了一波又一波進攻。
六天五夜之后,這場慘烈的阻擊戰宣告結束。
此時,陣地已經成為了尸山血海的煉獄,戰士們的遺體堆在一起,堆了三層。
吳克華見到這副場景,眼含熱淚,心中悲痛不已。
新中國成立后,吳克華率領“塔山英雄團”和“塔山守備英雄團”等數百名英模功臣,參加了閱兵式。
這一刻,逝去的英靈和在世的英雄,同享這一份榮耀。
1955年,為了表彰吳克華為革命作出的貢獻,國家為吳克華授予中將軍銜。
四十多歲就官至中將,吳克華可謂前途無量。
此后,他相繼擔任了濟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和解放軍炮兵司令員,又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未來一片坦途。
然而,從1967年開始,吳克華的履歷再也沒有更新過。
這位戰功赫赫的開國中將,居然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二、被救出獄,沉冤得雪
197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周總理發現吳克華將軍并未出席會議。
詭異的是,在場的將士,沒有一個能說出吳克華的下落。
就連周總理自己,都驚覺已經好久沒看到吳克華了,種種跡象,表明此事不簡單。
周總理憤怒之下,派了幾個人調查此事。
四個月后,調查結果出來了:吳克華將軍尚在人世,只是被關起來了。至于被關在哪里,調查人員沒有絲毫頭緒。
開國中將,為什么會在地牢里?是誰把他關進去的?
這些問題,從一個人的身上可以找到答案,這個人就是林彪。
解放戰爭時期,吳克華在東野,是林彪手下的兵,林彪對他頗為賞識,兩人相處得還不錯。
建國后,吳克華被周總理任命為炮兵司令員,依然和林彪保持著聯系。
本來,這兩人會成為建設國家征途上的戰友,但萬萬沒想到,林彪走岔了路。
他不僅自己走岔路,還想將吳克華拉下水。
吳克華雖然很敬重自己的老上級,但并非黑白不分之人。
他知道林彪正在走一條萬劫不復的路,不愿與之為伍。林彪多次找他“合作”,他都婉言謝絕。
吳克華的“不識好歹”,終究惹怒了林彪。
為了給吳克華一個教訓,林彪捏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把吳克華打成“反動派”,將他關在地牢里。
被關押的日子里,吳克華受盡折磨。
周總理想救他出來,卻也明白目前處于特殊時期,營救吳克華的行動要慎之又慎。
要不然,不僅救不出吳克華,還可能打草驚蛇,斷了吳克華所有的后路。
權衡之后,周總理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李德生少將。
李德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他一邊派人去打聽關押吳克華的地方,一邊給總政部副主任田維新送了一張手令,上面寫著五個大字:“提審吳克華”。
反動派的人看到這張手令,信以為真,痛快地將吳克華交給了田維新。
當天晚上,吳克華就被帶到京西賓館,面見周總理。
田維新
周總理見到吳克華的那一刻,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昔日橫刀立馬,意氣風發的將軍失去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英姿,變得瘦骨嶙峋,精神恍惚。
見到周總理,他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瑟縮著,不停地說:“我有罪,我有罪……”
周總理心疼得掉眼淚,用溫和的語氣不停安慰吳克華,才總算“哄”好了他。
此后,吳克華被送到療養院休養,逐漸恢復了健康。
1974年,吳克華沉冤得雪,回歸了正常生活。
已經六十多歲的他沒有選擇休息,而是繼續奔波在建設祖國的第一線。
他下廣州,入新疆,一大把年紀了,還要親自去青藏高原,檢查鐵路工程的相關情況。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便是如此。
1987年2月13日,吳克華將軍逝世,享年74歲。
參考資料:
1、中國軍網 《功勛卓著的塔山英雄——吳克華》
2、金臺資訊 《“誓與陣地共存亡”的塔山名將吳克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