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防長竟要求中國"率先棄核",這番連美國都不敢提的荒唐要求,暴露了菲律賓政府怎樣的戰略迷失?
就在不久前,中國已經表示同意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當這種消息被問到外交部時,發言人毛寧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回應:中方一直堅定支持東南亞無核化,并愿意率先簽署這個重要的條約議定書。
【中國同意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
中國的這一表態,就像是一記強有力的心跳,給地區的和平穩定注入了新的活力,這絕對是一種大國擔當。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中國的積極參與都是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可是,總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接受善意,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就是其中之一。他對中國的承諾表示懷疑,并放出了一句令人瞠目結舌的話:“如果東南亞要實現無核化,那中國就得主動放棄核武器。”
同樣的話,特奧多羅去年也說過一次。那時候他宣稱“中國若想展示誠意,就得先廢除自己的核武器”。似乎菲律賓還沒認清自己在國際棋盤上的位置,才敢提出這種連美國都不敢輕易提及的要求。
【菲防長要求中國放棄核武器】
美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強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是擁有龐大核武庫的核大國,在核武器問題上向來態度強硬且謹慎,也沒對中國提出這種要求。那么,為什么實力如菲律賓,會有這樣的大膽想法呢?
要知道,中國是全球第三大核國家,核力量一直處于世界前列。我們的核力量不僅僅是一個保護傘,更是守護和平的重要利器。菲律賓居然要求中國自廢武功,這豈不是天方夜譚?況且,這與《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內容完全不符。
1995年,東盟國家簽署了該條約,其本質是五個核國家的自我約束,規定區域內不發展核武器,而中國則一直都是公開支持的。
這份條約的一項重要要求,就是約束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這五個核大國,不得在東南亞使用或部署核武器。于是,東盟國家一直努力促成五國簽署條約,而菲律賓防長卻對中國的積極表態表示質疑。
【條約要求不得在東南亞使用或部署核武器】
這個條約的存在對于菲律賓來說其實是一個好事。它可以為菲律賓在現今復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但是,特奧多羅似乎為了給美國拉車,不惜把整個菲律賓推向風口浪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擁有核武器的九個國家中,只有中國明確支持這一條約,而其他如美國和俄羅斯等核大國至今未簽署。
此外,美國在菲律賓擁有9個軍事基地,其中5個位于面向南海的位置,可以起降戰略轟炸機和停靠核潛艇。如果嚴格按“無核化”原則,美國是否應當先確認這些基地沒有部署核武器?
看數據,美國擁有約3700枚核彈頭,俄羅斯約4400枚,而我們中國在全球核國家中,是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如果按照特奧多羅的邏輯,那么俄羅斯和美國顯然也需要銷毀他們的核武器。
【美國是否也需要銷毀核武器】
特奧多羅卻只單挑中國,一副雙重標準姿態的“親美反華”立場昭然若揭,根本談不上什么和平考量,純粹是一種政治操弄。
而這么多年來,《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始終未能真正落實,其中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首先,來自區域外的軍事介入態勢嚴峻。美國為遏制中國海軍沖破第一島鏈的戰略布局,在菲律賓呂宋島部署了,射程可達2500公里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還打算繼續強化其火力配置。
此套導彈系統已直接,納入美軍印太司令部的作戰指揮體系,其打擊范圍覆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及南海海域,并且存在搭載核彈頭的潛在風險。美國這種把菲律賓推到對華核威懾最前線的行徑,嚴重違背了東南亞無核區的既定原則。
其次,東盟內部出現了明顯裂痕。身為相關條約締約方的菲律賓,不僅沒有起到積極的表率作用,反而引狼入室,主動引入區域外的核威懾力量進入東南亞地區。
【菲律賓引入“堤豐”中程導彈系統】
這一不當舉動激起了馬來西亞、印尼等東盟國家的強烈憤慨。當下,不排除東盟內部正在悄然籌備,針對菲律賓的外交孤立舉措。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緊張的中菲關系。近年來南海摩擦不斷,從雙方船只對峙到漁業糾紛,中菲針鋒相對。這時候,突然把話題轉到核武器上,難免讓人覺得是在轉移矛盾焦點。
中國支持無核區的立場始終如一,但絕不會接受任何國家,打著"和平"旗號損害中國核心利益。
當特奧多羅下次再談"核誠意"時,或許應該先照照鏡子,看看是誰在把東南亞變成大國核博弈的棋盤,又是誰在真正致力于地區的長治久安。畢竟,真正的和平從來不是靠單方面讓步實現的,而是需要所有相關方共同遵守制定的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