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門有哪些便民應用?養老服務“全城通享”具體涵蓋哪些方面……發布會上提到的這些“關鍵詞”也有了更詳細的解答,和民民一起看看有你關心的問題嗎?
問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應用很火,“杭民星”智能體能提供什么服務,給市民帶來怎樣的便利呢?
答
今年3月,市民政局正式上線了專屬服務智能體——“杭民星”,這也是全國民政領域的首個服務智能體。“杭民星”依托杭州城市大腦智能中樞,接入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構建了“公眾服務+政務協作”雙輪驅動的智慧治理體系,推動民政工作全面進入AI時代。
“智能問答”打造民政業務“百事通”。構建行業知識庫,首創民政大模型微調數據集,通過40多萬條對話語料訓練模型,將復雜政策翻譯成“大白話”,支持文字、圖片、視頻等多模態應用,實現民政業務咨詢“秒級響應”。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還設置了“長輩模式”,支持放大字體、語音播報。
“智能辦事”實現民政服務“一鍵通”。推動民政服務事項“不見面、網上辦、零跑腿”。以咨詢熱度較高的“婚姻登記”為例,“杭民星”能及時告知政策情況并提供在線預約,支持全城通辦、就近登記。通過語義識別,針對結婚、離婚的不同需求,提供動效祝福或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等,有效實現技術精度與人文溫度的雙向融合。
“智能查詢”集成民政信息“資源站”。收錄全市5500多家養老服務機構、9500多條道路信息,提供社會組織登記、非法社會組織取締查詢等,滿足群眾個性化查找需求。同時為民政戰線各級工作人員打造專屬政策庫、數據庫,歸集1006個指標項,按需匹配、實時調取。
“智能審核”輔助民政辦公“好幫手”。建立惠民資金風險智控模型,實現資金到賬、重復發放、互斥碰撞、關聯享受等預警排查線上閉環管理,今年以來累計分析數據320多萬條,有效防范和及時糾正“漏發、多發、錯發”問題2093個。
后續,杭州市民政局將持續優化“杭民星”智能體,通過擴充多模態語料庫、增強自然語言處理算法,提高政務服務的響應度和精準度。如針對困境兒童幫扶,擬上線孤獨癥測評及AI心理陪伴功能,幫助家長科學識別兒童特殊需求,提供早期干預指導,同時也讓兒童得到專業情緒疏導和情感陪伴。再如,創新“AI數智預審”,在地名命名審核、社會組織年檢等方面進行探索,全方位提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問
“市域養老服務全城通享行動”中提到“全城通吃”“全城通學”“全城通游”等服務,具體會有哪些舉措?
答
推出“市域養老服務全城通享行動”是希望通過優化“全城通吃”服務、拓展“全城通學”服務和探索“全城通游”服務,推動養老服務全城通享。
優化“全城通吃”服務。主要是制定老年助餐服務賦星管理辦法,深化“全城通”智慧助餐體系建設,推動“全城通吃、優惠通享”。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老年食堂向社區食堂轉型升級,提供“全齡友好”的助餐服務。到2027年,有老年助餐需求的村(社區)服務基本覆蓋。
拓展“全城通學”服務。加強老年教育平臺的合作交流,依托老年電大,引進優質課程資源,豐富老年人學習內容。打破區域壁壘,探索整合區、縣(市)特別是主城區老年教育教學點資源,實現就近入學。依托省老年電視大學、市老年教育聯盟講師團資源,開展全市各教學點選課送課服務,打造8-10個社區示范教學點。鼓勵各地通過“繽紛銀齡”等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
探索“全城通游”服務。圍繞“樂齡行走 學在旅途”主題,會同相關部門共同打造“全城通游”銀發樂游品牌,推出10條以上覆蓋文化傳承、生態康養、鄉村振興、科技體驗等主題的精品線路,形成“安全普惠、特色鮮明、學游結合”的杭州銀發文旅模式。
問
社會救助是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焦點。今后幾年社會救助領域改革創新將會有哪些舉措?
答
今后幾年,民政部門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以服務類社會救助發展為主要抓手,構建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體系,推動各項幫扶舉措更加公平、均衡、可持續。主要從三個方面去推進落實。
擴大救助范圍,推動從“兜底對象”向“低收入人口”延伸。持續優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幫扶”應用功能,構建分層分類對象認定和需求評估體系,實現救助對象精準識別、風險主動預警、需求智能匹配。同時,根據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工作要求,全面開展低收入幫扶家庭認定,研究制定低收入人口綜合幫扶政策,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制度體系。
整合多方力量,推動從“政府為主”向“弱有眾扶”轉變。不斷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多元共助格局,持續推進“弱有眾扶”優享工程,推動各項救助政策有效銜接,拓展服務類社會救助,深化救助與慈善融合,統籌提升綜合保障水平。
拓展服務功能,推動從“單一救助”向“多元幫扶”轉變。深入實施“幫一幫”服務類社會救助助力共同富裕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出臺服務類社會救助系列標準,圍繞困難群眾多樣化需求,分層分類開展救助幫扶項目。例如,在“促發展”方面,推進“幸福增收”計劃,幫助低收入群體實現就業增收;在“防風險”方面,為困難群眾定制“眾扶保”商業保險項目,提升致貧返貧風險抵御能力。
問
近年來,杭州兒童福利保障水平逐年提升,未來在提升困境兒童關愛水平上,杭州具體有哪些改革創新舉措?
答
首先是聚焦重點對象,促進兜底提質。建立健全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國家監護兜底機制、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體系,持續做好“一人一策”精準保障、綜合保護,確保兒童生活有依、安全無慮。
其次,聚焦多元需求,推動服務擴面。推進兒童福利服務陣地均衡發展,帶動“西部五縣市”提質增效,實現鎮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100%具備心理服務和普法教育功能,聚力提升村社兒童主任社會工作專業能力。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兒童福利事業,整合公益慈善、社會組織資源,做大做強“兒童福利+”關愛體量和服務品牌,引導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社會愛心力量參與兒童關愛服務。
最后,聚焦普惠發展,深化創新改革。推行兒童福利機構“開門辦院”改革,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樞紐化”改革,推進康復、替代性照護等關愛服務向社會上有需要的困境兒童、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延伸。建立兒童福利領域“溫暖優愛?深改共同體”,加大市縣聯動和統籌力度,推動建立健全創新發展機制、成果推廣機制,讓廣大兒童共享共同富裕發展成果。
來源:杭州民政
文字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楊歡
一審:繆軍;二審:官卿梓;三審:李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