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畫面——壩塘鎮敬老院的護理員輕手輕腳為臥床的李奶奶翻身按摩,智能手環實時監測著老人的心率;有這樣的聲音——“滴滴”低保戶的手機響起提示音,當月的救助金準時到賬;有這樣的童年——陳家橋村的“兒童之家”里,孩子們的笑聲伴著志愿者的故事在晚霞中回蕩……
“十四五”期間,寧鄉以“工業強市、幸福寧鄉”為發展定位,朝著“建設省會副中心、挺進全國前十強”發展目標邁進。民政部門秉持“為民愛民”宗旨,積極投身民生建設。五年里,他們以扎實舉措,在醫療、就業、教育等多領域發力,全面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用行動詮釋著對人民的深情厚誼,讓寧鄉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社會救助:精準滴灌,兜牢民生底線
“以前申請救助心里沒底,現在政策透明,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核實,補助金每月按時到賬,孩子讀書、基本生活都有著落了。”家住城郊街道的劉先生,作為低保家庭的戶主,真切感受到“精準救助”帶來的安心。“十四五”期間,寧鄉市民政局將社會救助體系打造成最牢固的民生防護網。
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織密網。 寧鄉細化社會救助家庭收入評估辦法,從多個維度綜合考量救助對象的家庭狀況,確保評估結果公平公正。通過建立高效運轉的動態管理機制,對全市低收入人口進行實時監控與精準幫扶。2021年至2024年,城鄉低保累計保障4.3萬戶次、7.8萬人次,發放保障金4.45億元;特困人員供養救助累計保障近4萬戶次、4.1萬人次,發放保障金近5.5億元。農村、城市低保人均救助水平穩步提升,城鄉低保標準達到770元/人/月,全市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標準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執行,提高到每人每月1001元。這一系列舉措,真正實現了“應保盡保、精準幫扶”,讓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都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救助,兜牢了民生底線。
智慧賦能,服務便捷暖民心。 依托信息化建設,寧鄉在社會救助領域實現了申請、審核、發放的互聯互通,“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基層救助服務能力顯著增強,遍布城鄉的服務站點成為困難群眾身邊的“求助驛站”。針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關愛措施更細致、保障更周全,各類補貼直達卡中,穩穩托住基本生活。
養老服務:多元供給,繪就幸福“夕陽紅”
在壩塘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嶄新的活動室,剛入住不久的張大爺正跟著護理員做康復訓練。“這里環境好,有醫生護士,還能和老伙計們一起活動,比在家放心多了!”他的滿意之情溢于言表。這座由兩所敬老院合并升級、擁有100張護理型床位的中心,是寧鄉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生動縮影。“十四五”期間,寧鄉把養老服務作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讓“老有所養”更有品質、更有尊嚴。
設施升級,“家門口”享品質養老。 全市養老機構提質擴容,擁有社會福利中心、鄉鎮敬老院、民營養老機構共35家,養老床位總數達4003張,其中護理型床位2688張。寧鄉市社會福利中心建成運營,樹立行業標桿。更貼近百姓的是遍布城鄉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十四五”期間全市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站點88家,實現城區社區居家養老站點全覆蓋,村級站點覆蓋率達85%。建成老年助餐“中心廚房”8家、“老年餐桌”38處,“15分鐘養老服務圈”讓幸福觸手可及。
服務提質,“醫養康護”一體化。寧鄉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舉辦首屆中級養老護理培訓班,培養出專業護理員50余名、急救員120余名,并常抓日常培訓考核,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服務內容也從基礎生活照料拓展到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在“醫養結合”方面創新不斷,所有養老機構都與醫療機構簽約合作,大型機構內還設有醫務室和護理站,基層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深入家庭。如此一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都能得到更好地保障,真正實現“醫養康護”一體化。
機制保障,托起幸福“夕陽紅”。 政策支撐堅實有力,科學編制養老設施專項規劃,將養老納入十大民生實事,并將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土地、稅費優惠等政策持續供給。這些措施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支撐體系,從不同方面為養老事業保駕護航,讓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有了更堅實的保障,托起寧鄉老年人的幸福“夕陽紅”。
溫情守護:為希望護航 讓困境有光
在龍田鎮非遺工坊里,12歲的留守兒童小敏正跟著傳承人學扎肉手藝。“肖阿姨每周教手藝,兒童主任還帶我去‘兒童之家’看書!”每個留守兒童笑臉的背后,是寧鄉織密的未成年人保護網。“十四五”期間,全市構建起市未保中心-鎮街未保站-村居兒童主任三級守護體系,41家提質改造的兒童之家成為鄉村孩子的“快樂驛站”。針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累計發放基本生活費2451.9萬元、助學金95.6萬元,用精準保障托起折翼天使的翅膀。
寧鄉始終以民生福祉為工作重心,近年來持續深化社會救助與公益體系建設,通過機制創新、資源整合與全民參與,構建起覆蓋弱勢群體的立體守護網絡。
針對流浪乞討人員這一特殊群體,寧鄉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五年救助流浪乞討人員3256人次,長期滯留人員全部落戶安置。在殘疾人幫扶領域,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護理補貼累計發放突破2.24億元,新建精神障礙社區康復中心提供技能培訓300余場次,為特殊群體撐起一片晴空。此外,寧鄉打造的“愛心寧鄉幫扶工程”平臺,成為連接善意與需求的橋梁。截至目前,平臺匯聚社會捐款1.23億元,實施幫扶項目332個,惠及群眾29.5萬人次。依托“市慈善會+29個鎮街基金+278個村社基金”三級網絡,公益資源精準滴灌至每個角落。此外,10850名注冊志愿者累計奉獻服務時長超14萬小時,“青春暖夕陽”“煤城助學”潤澤民心;福彩銷售6.82億元,籌集公益金2.04億元反哺社會福利事業,68家福潮店讓公益更“年輕”。
未來,寧鄉民政將繼續秉持“為民愛民”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創新,在民生領域不斷深耕,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等工作,持續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在時代畫卷上不斷書寫更有溫度、更有質感的民生新篇章。(覃天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