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熱度持續攀升,關注度與日俱增。《哪吒之魔童鬧海》以159億元的全球總票房,創下全球影史動畫片票房冠軍紀錄,彰顯出國產動畫電影的巨大潛力。
今年暑期檔,國產動畫影片《浪浪山小妖怪》《聊齋:蘭若寺》《羅小黑戰記2》等受到關注。它們究竟為何受到期待?又將為中國動畫影片發展帶來哪些思考?
期待一:故事內核
《浪浪山小妖怪》《聊齋:蘭若寺》《羅小黑戰記2》的制作團隊均擁有好口碑。
《浪浪山小妖怪》由動畫短片《中國奇譚》之《小妖怪的夏天》原班團隊打造,該短片曾在上映當年引起觀眾強烈共鳴,引發現象級討論。《聊齋:蘭若寺》由《長安三萬里》原班人馬打造,《長安三萬里》以恢宏的歷史文化呈現與創新的動畫美學收獲廣泛好評。《羅小黑戰記2》則延續了前作《羅小黑戰記》原班制作團隊,前作曾獲得第33屆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提名。
在即將上映的影片中,這些優良制作團隊將有哪些創新性表達,故事將會有怎樣的演繹,令觀眾期待。
小豬妖闖出浪浪山“草根取經隊”能否圓夢?
在《浪浪山小妖怪》預告片中,小豬妖“我想離開浪浪山,出去闖闖”的心聲預示著它將開啟一段全新故事,展現出其另一種“妖生”。
這次,小豬妖和蛤蟆精、黃鼠狼精、猩猩怪組成了一支“草根取經小隊”,開啟了一段笑料百出、險象環生的冒險旅程。他們能否應對充滿變數的“取經路”?影片用創新手法對《西游記》這一經典進行了解構與再創造,將觀眾好奇心拉滿。
影片的喜劇因子也能從預告片中窺出一二。
預告片前一鏡頭還是師徒四人的高光剪影,下一鏡頭就是四小妖的潦草形象,前后反差的戲劇感精準戳中觀眾笑點。此外,預告片中蛤蟆精的調侃,也展現出故事的喜劇張力。
喜劇與動畫的結合,提升了角色與故事設定的表現力,同時放大了IP的生命力。
一寺六故事“聊齋宇宙”雛形初顯
《聊齋志異》作為中國古代志怪小說的經典之作,相信很多人都對相關故事了解一二,其400余篇志怪故事成了不少后世創作者的靈感源泉。
從宣傳海報中可以看出,書生在井口持燈籠下望,深井中是別有洞天的古畫風格,燭光之外,隱約能看見魑魅魍魎藏于黑暗,這些恰恰都是觀眾印象中“聊齋”的感覺。
電影中《嶗山道士》《聶小倩》《畫皮》等聊齋經典篇章,都巧妙融入了蘭若寺“一井一樹”的場景。各具特色的六條故事線,被凝匯成一個多元豐富的集合,國產動畫的“聊齋宇宙”雛形初顯。
此外,影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時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增添了現代觀眾的審美趣味。比如《嶗山道士》篇章在動畫語境下融合了許多喜劇元素,符合現代觀眾對輕松觀影的需求。
爆款IP再迎續章和小黑一起開啟全新冒險
《羅小黑戰記2》中,經典角色將與新角色交織登場,喚醒觀眾的IP記憶。
影片緊承前作,講述逐漸適應人類生活的羅小黑與師父無限,聽聞妖靈會館遇襲并前往支援,卻意外卷入更大風波。面對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與意想不到的敵人,小黑將做出怎樣的選擇,令觀眾期待。
期待二:中式美學
無論是《浪浪山小妖怪》《聊齋:蘭若寺》還是《羅小黑戰記2》,無不透露著中式美學。
從電影預告片可以看出,該影片美術風格獨特,盡顯國風美學。影片巧妙地將傳統國風元素與現代動畫技術相結合,飽含濃郁的中國韻味,創造了既有真實感又兼具中國傳統審美意蘊的畫面。
該影片還有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加持”。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憑借深厚的藝術積淀和豐富創作經驗,對影片進行了整體藝術指導,將經典傳承與現代創新相融合,為作品質量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在影片《聊齋:蘭若寺》中,從《嶗山道士》的毛氈質感,到《畫皮》的宋畫神韻,再到《蓮花公主》的水墨氤氳……每條故事線都宛若一幅風格迥異的藝術長卷。
而這背后,是創作團隊的共同努力。據悉,團隊在山西采風三個月,實地考察了現存的27座古寺建筑,汲取靈感。美術組從敦煌壁畫提取傳統色系,用數字渲染技術復刻出斑駁墻垣的光影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嶗山道士》篇章,毛氈風格首次運用到了國產動畫電影中。憑借獨特細膩筆觸,為傳統文化帶來了耳目一新的呈現,給觀眾在大銀幕上構建出一個從人間到仙境的“前所未見”的毛氈世界。
《羅小黑戰記2》在畫面表現上,借鑒了中國寫意手法,通過淡雅的色彩、寫意的線條和留白的處理,營造出空靈、寧靜的意境。
影片中的場景設計,參考了中國古建筑中飛檐翹角、亭臺樓閣等風格,并巧妙地將山水云霧等自然元素融入其中,構建出富有中式特色的奇幻世界。
其實,“國風”魅力不僅來自剪紙、水墨畫等多種中式美術風格的創新運用,同時也在于它的表達思維、敘事方式和文化底色是中國的。“中國風格包括色彩、音樂、敘述模式等都是有特定規律的,利用好就可能獲得無數熟悉的味道,重新喚起人們對傳統的熱愛。”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苑利說。
暑期檔國產動畫
整體新鮮度較高
“今年暑期檔國產動畫整體呈現較高新鮮度,有望誕生新黑馬。”中國電影報副總編輯張晉鋒說,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發展顯著,“這與講好中國故事,現代動畫制作,以及構建以IP為核心的文化產品運營模式等息息相關”。
張晉鋒舉例稱,從《長安三萬里》《白蛇:緣起》,到“哪吒”系列等高票房影片的成功可見,注入中式審美并對傳統故事進行創新講述,更能激發觀眾對國漫的關注。“講的故事令人聽得懂、愿意聽,才能真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而“幕后功夫”到家也是國漫突飛猛進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現代動畫制作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從過去傳統的手繪動畫到如今的數字動畫,從二維平面到三維立體,技術革新讓中國動畫在視覺效果上實現了質的飛躍。畫面渲染、人物建模、場景處理等新技術讓一些國漫大制作的水平比肩國際頂尖動漫作品。
“未來,期待中國動漫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動畫作品,持續推動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
這個夏天
一起走進電影院
感受中國動畫電影的獨特魅力吧
我們影院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