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的浪潮奔涌向前
海洋生物科技的探索永不停步
在浙片海
我們以科研智慧為筆
以創新實踐為墨
繪就國內首個魚蛋白類肥料系列標準
魚蛋白類肥料標準封面
近日,由浙江海洋大學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張小軍博士團隊和浙江歐格納科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制定的國內首個魚蛋白類肥料系列標準T/CATEA 015.1—2024《魚蛋白類肥料 第1部分:生產技術規范》和T/CATEA 015.2—2024《魚蛋白類肥料 第2部分:產品要求》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魚蛋白類肥料產業步入標準化發展新階段。
研發的已投產魚蛋白生物制品
海洋魚蛋白類肥料作為新型海洋生物制品,憑借其富含優質蛋白和多肽等活性物質,在農作物種植中展現出顯著肥效。然而,由于產品類型、生產工藝與傳統肥料差異較大,國內系統研究團隊稀缺,導致行業長期面臨檢測技術缺失、生產標準空白、構效關系不明等問題,市場假冒偽劣現象頻發,嚴重制約產業發展。
標準技術研討會
2023
在政府牽線搭橋下,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張小軍博士團隊與浙江歐格納科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開深度合作。作為省級人才、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張小軍帶領團隊聚焦產業痛點,率先開展深海魚蛋白肥料的菌酶結合工藝研發,成功開發多款功能性新產品。
2024
團隊啟動標準制定攻堅行動,歷時一年調研20余家企業、收集材料超百份、召開6次專題研討會,歷經15次重大修改,最終完成兩項團體標準的制定。新標準首次明確定義“魚蛋白類肥料”和“魚蛋白肽”概念,從原料篩選、生產工藝到產品指標、檢測方法實現全流程規范,為行業提供權威技術依據。
2025
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張小軍博士受聘擔任歐格納科總工程師,以“科技副總”身份帶領團隊開展“海洋魚蛋白類肥料的品質評價與功能性產品研發”項目攻關。目前已研發膨果、壯根等3款功能性新品,創新開發復合酶解制備、菌解制肥裝置等核心技術,申請發明專利2項,其中水產蛋白液肥品質提升技術獲評浙江省工業新產品。菌酶協同新工藝實現產業化應用,助推企業新增產值1000萬元,利潤增長30%。
張小軍表示,“標準實施只是起點,我們將持續推動技術創新,為海洋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研支撐?!?/p>
深入企業送實驗物資、送技術
張小軍博士團隊通過建立企業檢測實驗室、培育專業技術人員等舉措,有效解決行業檢測技術與人才短缺問題。合作范圍還延伸至墨魚汁蛋白粉、鰹魚彈性蛋白肽等海洋生物制品研發,與舟山常青食品等多家企業聯合建立產品評價體系。
下一步,雙方將共建博士創新站,重點突破分子量分布測定、構效關系解析等關鍵技術,開發新一代菌酶協同工藝,規劃建設先進生產線,助力企業向海洋生物領域龍頭邁進。
期待更多科研力量
行業企業攜手共進
深耕海洋生物科技
推動魚蛋白類肥料產業釋放更大潛能
為守護綠水青山
端穩中國飯碗注入澎湃動能!
來源:海研所 辦公室
美工:朱詩雅
責編:劉琦
一審:鄭乾斌
二審:沈家迪
終審:陳香娟
信息來源:浙江海洋大學。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