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尷尬:
教室最后一排那個趴著睡覺的人,高考時全校前十;每天打王者不寫作業(yè)的那位,上清北你沒趕上畢業(yè)典禮;穿著拖鞋、嘴里叼著油條,聽課聽一半翹課泡圖書館的,是你學渣時代的夢魘。
你說這世界公平,它偏偏不。你說成績靠努力,他們偏偏不看書。
于是你開始懷疑,難道真有人——既不上課認真聽講,也不寫作業(yè)字跡工整,還能一路吊打我們這些做“人模狗樣”的優(yōu)等生?
不是懷疑,是嫉妒。
而真正痛苦的是,連嫉妒都嫉妒得理直氣壯不了——因為他們好像……確實沒怎么聽講,但考試就碾壓你;他們好像……確實沒怎么做作業(yè),但一問問題,講得比老師都溜。
這不是誤解,這是教育生態(tài)里的怪現(xiàn)象:
最會學習的人,往往不怎么“看起來”在學習;最用功的樣子,常常擺在學習最沒用的地方。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學霸“態(tài)度不端正”的背后,是怎樣一場你沒參與過的“彎道超車”。
一、學霸追求的是效率。
一個人如果背單詞都能背出抑郁癥,那問題從來不在于“用不用功”,而在于“是不是用錯了功”。
大多數(shù)人努力,是被老師按著腦袋念教材,被作業(yè)追殺到半夜兩點,被父母的期待推著往前走。
努力的姿勢極其標準,像個廠里的流水線工人,一絲不茍地按部就班。
而學霸,是那個拆了機器、偷學流程的那個人。
他們努力,但從不按常規(guī)出牌。你在教室里背課文,他們在寢室里刷競賽題;你在寫一模一樣的數(shù)學題,他們在總結(jié)錯題的出題規(guī)律。
有次月考,我旁邊那個上課看小說的哥們考了全班第一。
老師當場發(fā)飆,說“你不尊重課堂!”他淡定回:“老師你講的我去年就學完了?!比嗉澎o三秒,然后全體轉(zhuǎn)頭看向我,因為我跟他借過小說,但成績還是墊底。
原來不是小說的鍋,是我腦子的問題。
初三那年,老師罰我們做“十年高考真題”,我拼了命地做三天三夜,做完一個都快吐了。
學霸翻了翻,挑出其中20道標記,說“這20個是核心,其它的是陪練?!比缓?,他把這20道題出了一套新的,說:“我給你講這套更有用?!?/p>
結(jié)果高考考了其中四題,精準命中。
我當時就想:這家伙,怕不是和命題人有親戚關(guān)系吧?
在現(xiàn)實中,很多人拼命抄書,學霸只用做“濃縮版”;很多人死記硬背,學霸善于提煉規(guī)律。
努力本沒錯,但錯誤的努力,只會讓你感動自己,感動不了命題人。
二、“不聽講”不等于沒學,“不寫作業(yè)”也不等于不懂
有一種人,站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下面睡成一片;還有一種人,上課聽了一耳朵,回家寫出別人做不到的解題公式。
你以為他們在摸魚,其實他們在閉環(huán)。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洗腦:認真聽講、按時寫作業(yè)、完成課堂筆記,是“好學生”的三要素。但對學霸來說,這些“動作標準”,是初級階段的效率優(yōu)化,過了那個階段,便成了時間浪費。
舉個栗子:
初中有個女生,老師點名她“課堂紀律極差”,因為上課總看窗外發(fā)呆。
結(jié)果期中考全校第三。老師不信,說她肯定作弊,讓她當眾再做一份模擬卷。她當著全班的面做完,結(jié)果比考試成績還高。老師臉都綠了。
從此以后,她上課發(fā)呆成了全班最浪漫的畫面——因為那是“學霸冥想”!
還有這個:
我們學校有個哥們,每次語文作業(yè)都不交,老師氣到家訪。
結(jié)果他老媽翻出他自己在家寫的《紅樓夢人物關(guān)系分析圖》,復雜程度堪比刑偵推理板。老師沉默三秒,說:“你……你是不是考研復習提前做了?”
他媽笑:“他在等新版《紅樓夢》出,老版對不上他的分析邏輯?!?/p>
他們的“不認真”,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走在內(nèi)容前面,早就不需要老師講的那些知識。他們在用別的方式吸收營養(yǎng),而我們還在啃配餐盒飯。
三、學習真正的驅(qū)動力,是掌控感和成就感。
你為什么學不進去?因為學進去沒回報。
你為什么寫不完作業(yè)?因為寫完不一定有提升。
但學霸不一樣,學霸是那種“做一道題如同通關(guān)副本”的人,成就感爆棚,還能開出隱藏劇情。
所以他們看起來松弛,實則掌控感極強。他們不是不用功,是不焦慮。
我朋友是年級第一,周末打游戲一整天。
我說:“你也會頹廢?”他說:“我這叫負荷調(diào)節(jié)?!蔽屹|(zhì)疑:“你都沒復習。”他把我作業(yè)翻出來看一眼,說:“你漏寫兩道題?!蔽疑笛郏骸澳阍趺粗溃俊彼f:“你語文一直用0.5黑筆,昨天這兩題你沒用。”
原來,他連我作業(yè)的筆跡都觀察入微,我卻連他哪天打游戲都記不住。
再一個經(jīng)典的:
高中時候班上有個學神,愛看日漫,考試總拿第一。
有次班主任罵他:“你一天天不務(wù)正業(yè)?!彼f:“我看《火影忍者》只是為了研究戰(zhàn)術(shù)結(jié)構(gòu)。”老師不信,叫他下節(jié)課講一講。他真就站上講臺,把《火影》戰(zhàn)術(shù)分析圖結(jié)合高數(shù)函數(shù),講成了一節(jié)“跨界創(chuàng)新”的公開課,連數(shù)學老師都驚呆了。
從此,全班開始向他借《火影》復習資料。
游戲、漫畫、社交、戀愛——學霸不是“抵制誘惑”,是“管理誘惑”。他們不被外界控制,是因為內(nèi)在掌控力足夠強。
他們不是天賦異稟,而是知道“玩也要玩得有規(guī)劃”。
所以,如果你想逆襲,先學會別焦慮。
很多人羨慕學霸的輕松,卻不懂那種輕松背后的“自我訓練”。他們不是不用努力,是把努力變成了內(nèi)在動力;不是不聽講,是早已掌握學習的主動權(quán)。
我們總以為“聽話”就等于“上進”,其實在教育體系里,最聽話的那群人,最后往往走得最辛苦;真正走得輕松又長遠的,是那些提早學會“自己為自己負責”的人。
所以別再用“態(tài)度”去評判成績,更別用“形式”去理解努力。學霸并不是特例,他們只是先跳出了“學習=聽話”的框框,找到屬于自己的節(jié)奏和方式。
那么你,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