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薄荷
編輯 | 閃電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當下,機器人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未來十年內有望成為一個規模達到萬億級的龐大產業。具身智能時代將至,巨頭們紛紛加入這場關乎未來的激烈角逐。
7月8日晚間,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緯新材”,股票代碼:688585)的一則公告,揭開具身智能領域首個以“協議轉讓+要約收購”方式入主上市公司案例的序幕,而這場收購好戲的主角正是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智元”)。
在新“國九條”“并購六條”的政策背景下,智元此次收購案例,不僅是具身智能企業在科創板的首單收購案,更標志著新質生產力企業從此走上生態卡位戰的主舞臺。
1、收購上緯新材,智元意欲何為?
人工智能的下一波革命性浪潮,便是具身智能。而掌握具身智能,就等于掌握了工業4.0時代的新質生產力密碼。不久前,國家領導人對上海積極發展人工智能取得的實效給予肯定,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要求上海總結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走在前列,產生示范效應。
在新“國九條”“并購六條”等政策基礎上,7月9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印發《上海市促進高成長企業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及,支持獨角獸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生態,促進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
在上述行業機遇疊加政策紅利的大背景下,智元對上緯新材的控制權收購案,一經公布,便引發外界強烈關注。
上緯新材是一家專注于新材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于2020年在科創板上市。其主營業務涵蓋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復合材料以及循環經濟材料等領域。據上緯新材公告,智元擬通過公司及核心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以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
作為新生代公司,智元以“智能機器創造無限生產力”為使命,致力于通過AI+機器人的融合創新,打造世界級領先的通用具身機器人產品及應用生態。在具身智能行業還未真正走向成熟落地的當下,智元何以成“入主”上緯新材的主角?
業界分析,這可謂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雙向賦能”案例。一邊是收購有助于“補鏈強鏈、提升關鍵技術水平”,且可加速技術落地和產業化,推動整個智能制造產業升級;另一邊則便于智元企業本身,進行全球化提前布局,其不僅可獲得被收購方在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和資源,還能與自身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優勢相結合,加速產品創新和升級。
對于上緯新材來說,這也是個重塑自身的好機會。據了解,智元將充分尊重其現有管理團隊與員工隊伍,確保業務連續性,并在公司治理、風險控制、激勵機制等方面提供支持。上緯新材不僅將持續保持現有主營業務的穩定運行,且可逐步探索與智元在智能制造、材料創新等領域的協同發展。
同時,該收購案還是智元響應國家政策、順應行業大勢之舉。從新“國九條”“并購六條”政策的角度來看,政策引導產業升級,支持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并購重組。而智元正是產業升級需要的新質生產力。
至此,智元入主上緯新材的戰略考量,陸續浮出水面。
2、錨定“AI+本體”全棧技術路線,“全面手”智元崛起
外界好奇,在具身智能技術與資本激烈角逐的戰場上,智元緣何脫穎而出?
概括來說,便是智元自誕生以來,就錨定“AI+本體”全棧技術路線,在此基礎上,厚積薄發,甩開單項突圍的競爭對手們,以行業稀缺的“全面手”形象崛起。
今年以來,各地掀起一波馬拉松運動會熱潮。然而,在足球、競速等項目中,參賽機器人頻現“被絆倒”“完賽率低”等問題,這暴露出動態場景下感知-決策-執行的協同短板。
這背后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眾多企業目前仍處于“運動能力攻堅期”,多數產品聚焦于雙足行走、跑步、跳躍等基礎運動控制,尚未突破復雜操作與高階認知的瓶頸。
與之相較,智元卻不然。“AI+本體”全棧技術路線之下,智元完成了“模型-數據-本體”部署的全棧具身智能布局。其不僅具備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機集成、制造、測試能力,并從0-1全自主訓練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是個名副其實的“全面手”。
當前多數企業的模型訓練現實是,靠著合成數據來“喂養”模型,而智元卻反其道而行之。其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智元數采中心,讓機器人在里邊不斷進行“犯錯-修正-進化”的正向訓練循環。
這條路雖然投入巨大,但價值是極高的。今年3月,智元發布了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GO-1),其開創性的大模型架構,具有人類視頻學習、小樣本快速泛化、一腦多形、持續進化等突出優勢。
今年上半年,智元還推出了具身智能一站式開發平臺Genie Studio,集齊多項開創性技術創新。另外,智元還成立了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專注于具身大小腦、空間智能、強化學習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智元擁有行業領先的機器人交互智能、作業智能、運動智能。
交互智能方面,基于多模態大語言模型,智元機器人可以實現多模態、長記憶語音交互和情緒互動等;作業智能方面,其具備感知、決策和執行一體化能力,能夠完成各類特種任務(如搬運、上下料等);運動智能方面,其通過感知運控融合行走能力,可實現任意路面/樓梯、跳躍、跨越能力等。
上述三大核心AI能力,讓鋼鐵之軀的機器人,擁有了聰明的大、小腦,更像人、更懂人,更接近能理解、能回應且可溝通情感的“類生命體”。
3、“智元”等獨角獸們,走上生態卡位戰主舞臺
具身智能浪潮洶涌而至,智元等新質生產力代表企業,開始率先打響生態卡位戰。
商業化落地是具身智能產品的“試金石”。具身智能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技術驗證走入商業化落地的第一個里程碑事件,于7月9日在富臨精工綿陽工廠內發生。
當天,智元聯合安努智能進行了連續三小時的直播,展示了A2-W通用具身機器人“上崗”一個月的真實作業表現。直播中,A2-W成功完成了兩班制、單班搬運800余個周轉箱的任務,作業直播3小時0失誤,充分展現了其在長時間、高強度、動態干擾環境下的穩定作業能力。智元成為行業首個敢于直播工廠作業的企業。
作為工業場景的主力產品,A2-W通用具身機器人是智元自研機器人族群中的一員。智元的“三大機器人家族”,分別為遠征、靈犀、精靈。作為全球唯一實現大規模量產的具身智能企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智元在全球范圍內已實現超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量產下線,刷新了行業紀錄。其機器人產品目前已經在柔性制造、交互服務、文娛文旅、商業零售、科研教育等諸多領域實現商用落地,上演著行業前所未有的“智元速度”。
不僅如此,智元近期在綜藝節目亮相,其與百事共創IP等動作,使得智元的影響力迅速在普羅大眾間“破圈”,為后續智元大規模商業化打下大眾心智基礎。
規模化商用提速的同時,智元更是瞄準了國際化。今年2月,其正式與哈薩克斯坦政府及投資機構合作,推動當地機器人生產的本地化。兩個月后,其宣布與國際頂尖具身智能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達成合作,攻克長周期復雜任務和跨場景應用難題。它還率先布局新加坡、美國、中東等多地市場,海外業務進入規模銷售階段。
當下,智元正與大量的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合作,開展開發者計劃,參與產業生態聯合體,推動技術革新。在與行業龍頭合作方面,其已匯聚十余家緊密伙伴,形成場景化解決方案,賦能著商業生態的發展。
智元快速崛起背后,離不開我國的政策紅利、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廣闊的市場縱深等優勢。顯然,它收購上緯新材,也正是為了資源整合、構建商業化閉環所進行的又一戰略“落子”,這一步的背后,離不開智元技術實力雄厚的明星團隊、超強投資陣容及融資能力等實力支撐。
智元機器人收購上緯新材,不僅是對新“國九條”“并購六條”政策的深度踐行,更以“技術實力夯實產業根基、資本認可加速資源聚合、生態整合推動全局升級”的完整路徑,為新質生產力企業樹立了可復制的成長范本。這場戰略布局背后,是具身智能從實驗室技術向產業級應用的跨越,是單個企業突破向全行業協同進化的轉折——以智元為代表的“獨角獸”們,正以政策為帆、技術為槳、生態為舟,推動整個具身智能產業從分散探索邁向規模化爆發,在全球機器人產業競爭中錨定自身的引領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