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國戰略穩步推進的大背景下,太原市迎澤區積極響應民生需求,全力推動醫療康養事業發展,迎澤區醫療康養中心建設成為區域內備受矚目的民生工程。
迎澤區中心醫院聚焦康復醫學,以骨科康復、神經康復、腫瘤康復為核心,拓展慢病康復、心肺康復、疼痛康復、盆底康復、中醫傳統康復等服務領域,提升醫療康養服務能力。通過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等三級醫院及區內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互聯互通,建立“臨床—醫康—醫養”一體化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連續性的醫療服務。
一是學科建設進一步完善。迎澤區中心醫院根據項目建設計劃增設了疼痛科、康復醫學科等,大力發展中醫科并獲批“太原市優勢中醫專科”,逐步建設成立了慢病管理中心以及盆底康復、中醫腦病、體重管理等10個專病門診,形成覆蓋多領域的??圃\療體系。
二是診療能力進一步提升。依托上級醫院的技術指導,醫院實現宮腔、婦科腹腔鏡手術、肛腸外科等微創手術零突破,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臨床治療、神經阻滯技術、體外沖擊波治療等12項關鍵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確定了頸腰椎病、偏癱等13個學科建設病種,診療精準度與療效持續增強。
三是轉診渠道進一步通暢。已打通了上轉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骨科/腫瘤科)、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等三甲醫院,下轉迎澤區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鄉鎮衛生院、49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轉診聚道,已累計轉診120人次,實現分級診療高效落地。
四是康復體系初步形成。聚焦項目推進的三個核心單元,全力推進各康復單元建設工作,其中,骨科康復單元已累計服務患者6000余人次,神經康復單元已診治1500余人次,腫瘤康復單元已診治患者60余人次,盆底康復已完成1100余人次,同步引進肺功能檢查項目,逐步提升醫院的心肺康復能力,形成覆蓋多病癥的綜合康復網絡。
五是居家康復模式初步形成。針對老年人尤其是失能、慢性病等群體的特點,康養中心能同時提供醫療與養老服務,既解決了該部分群體的看病問題,也能滿足對養老照料的需求,特別是醫院從2024年開始開展了家庭病床服務,實現“看病 + 照料” 雙重保障,能夠為符合條件的人群提供居家醫療和居家康復,進一步滿足了轄區居民的醫康養需求。
六是搭建了學術交流平臺。成功舉辦了骨科康復與疼痛治療學術交流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8200余名醫護人員。定期邀請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倪勇教授到院進行疑難病例會診,為周邊群眾解決病痛的同時,也吸引山西多地市醫院醫師到院觀摩學習,搭建了相關專業醫護和麻醉人員的交流溝通平臺。
七是人才梯隊建設進一步完善。柔性請進多名省內專家來我院坐診,送出去150余名醫護技人員前往省山東齊魯醫院、上海同濟醫院、山醫大一院、山醫大二院、山西省白求恩醫院、山西省腫瘤醫院等三甲醫院進修,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八是提升了醫院的整體能力。居民認可度逐漸提高,醫院在2022-2024年間門診人次從4.3萬增長至8.3萬人次,2024年較2022年增長89.46%,年住院人次從2022年189人增長至2024年的568人次,2025年截至5月30日,住院人次已達405人,同比增長62%,醫療服務水平也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占比從2022年10.24%增長至2024年21.48%。
來源:太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