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胡夢 萬凌翔
近日,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成功為一名飽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三年的患者實施腹腔鏡微創手術,并結合中醫特色康復療法,解決了患者的反酸、燒心等癥狀。術后患者恢復迅速,三天后即康復出院。
29歲的李女士(化名)過去三年深受反酸、燒心的困擾,甚至夜間無法平臥,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盡管輾轉多家醫院并嘗試多種抑酸藥物治療,癥狀卻始終未見好轉。最終,她來到湖北省中醫院胃腸外科尋求幫助。
經過詳細檢查,科主任閆瑞承發現,李女士的病癥并非單純的胃酸分泌過多,而是由于巨大的食管裂孔疝導致胃底及部分組織“越位”進入縱隔,使得食管下端的“抗反流閥門”完全失效,胃酸頻繁反流至食管,引發嚴重不適。
針對李女士的病情,閆瑞承團隊決定采用腹腔鏡微創手術進行修復,手術僅需在腹部開幾個5-10毫米的小孔。但術中發現的情況遠比預想的復雜——疝入縱隔的胃組織與周圍粘連致密,解剖結構紊亂,稍有不慎就可能損傷重要組織。
“這種情況下,必須精準分離粘連,既要徹底松解疝入的組織,又要確保不損傷正常結構,對手術技術要求高。”閆瑞承介紹。最終,團隊成功將胃組織復位,修補了食管裂孔缺損,并采用胃底折疊術,將胃底360度包繞食管下端,重建了一道堅固的“抗反流防線”。
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腹腔鏡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李女士疼痛輕微,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在此基礎上,胃腸外科團隊還結合中藥熱敷包溫通經絡、特定穴位貼敷調理脾胃、耳穴壓豆調和臟腑等中醫特色療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緩解術后不適。
“沒想到恢復得這么快,折磨我三年的反酸終于消失了!”術后三天,李女士的癥狀基本消失,順利出院時難掩欣喜。
閆瑞承表示,胃食管反流病若長期不愈,可能引發食管炎、狹窄甚至癌變。對于藥物療效不佳、合并食管裂孔疝或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腹腔鏡抗反流手術是理想選擇,其創傷小、恢復快,結合中醫康復手段可進一步優化療效。
專家建議,若頻繁出現反酸、燒心(每周超過2次),或伴有胸痛、吞咽不適、慢性咳嗽等癥狀,應盡早就醫。同時,調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體重、戒煙酒、避免睡前3小時進食等,也有助于減少反流的發生。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