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到蔚來跟江淮徹底分手的消息。
講真 這事早該發生了。
01
六年代工 蔚來給江淮的錢超過25億 平均每臺車5000塊的代工費。
這錢能干啥呢?能建半個NeoPark 能買十條自動化產線 能把關鍵零件全換成性價比更高的。
可這些錢全進了江淮口袋。
我勒個去 蔚來就像個幫人帶貨的主播 賣得越多給平臺的分成越多 自己賺的錢沒見漲多少。
更窩火的是供應鏈被江淮卡脖子。
有蔚來內部朋友跟我吐槽過明明有個電池包報價比江淮便宜2000塊 質量還更穩 可就是進不了生產線。
為啥?
不是江淮的“嫡系”供應商唄。
02
這種日子過了六年 蔚來終于熬出頭了。
2024年NeoPark園區建成 蔚來拿到自己的生產資質 6月江來先進制造公司直接注銷。
兩家徹底分道揚鑣。
分了之后蔚來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新工廠設備折舊雖然要扛兩年但從2026年開始每臺車制造成本能降30%。
比如現在賣一臺ET5 成本里有1萬是給江淮的代工費和分成 以后這1萬就能省下來。
省下來的錢能做什么?
能把毛利率從現在的個位數提到15%以上 能給車主多送兩次免費換電 能把ET5的價格降2萬還不虧。
這些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03
有人說代工是新能源車企的必經之路。
可蔚來的經歷說明 代工像借別人的廚房做飯 再好吃的菜也得給房東分一半利潤。
現在自己有了廚房 想買什么菜就買什么菜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賺的錢全揣自己兜里。
說實在的 早期蔚來沒錢借江淮的廠省建廠成本 這沒問題。
可產線成本攤完了 江淮的代工費沒打半點折。
更別提供應鏈那些彎彎繞繞了 腐敗虛報成本品質問題層出不窮。
04
跟江淮分開不是傷感的告別。
是蔚來終于成為一家“完整車企”的開始。
以前提到蔚來 大家想到的是“高端新能源”“虧損”。
以后可能會想到“賺錢的智能電動車”“中國版特斯拉”。
這一步蔚來走了六年 可走得值因為只有自己掌握了生產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但我也得潑點冷水。
蔚來遠沒到慶功的時候 一季度又虧67.5億 累計虧超千億 股東權益都變負了。
每賣一輛車倒貼6萬塊 研發和2400座換電站燒錢太狠。
05
樂道L60低價車6月賣6400輛占總量四分之一 算是救命稻草。
李斌喊著明年四季度要盈利 現在每天虧7500萬 得扭轉到日賺2000萬才行。
這燒錢速度真能撐到盈利那天嗎?
新勢力倒下的威馬高合都是月銷跌破2000輛加現金流枯竭。
蔚來技術底子還在 自研芯片和換電專利是護身符 合肥國資也在持續輸血。
代工模式退出歷史舞臺是早晚的事。
蔚來敢砍掉拐杖自己跑值得肯定但前面爬的可是盈利這座珠峰。
車尾不用再貼“江淮汽車”標對蔚來品牌來說太重要了。
自產降成本聽著很美 就看執行力了。
要我說先活下來再談高端吧路還長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