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實話,我是真沒想到,追《以法之名》這部劇追到最后,最讓我心里不得勁、半天緩不過來的事,竟然是萬海這個角色。
本來這部劇打著揭露司法里的那些貓膩、給冤案平反的旗號,一路看下來既讓人熱血上頭又氣得牙癢癢。
可萬海最后死在監(jiān)獄這事,就像根小刺扎在心里一樣,那是又疼又硌得慌。這個事可以說是我看完這部劇,最讓我心里遺憾的地方。
商人萬海的經(jīng)歷
我認為,萬海作為萬氏集團的老板,在商場混了這么多年,肯定也不一定是一個干凈的人。
就說他收王彧轉(zhuǎn)運中心那事兒,王彧當(dāng)時欠了一屁股賭債,走投無路,萬海就趁機用很低的價錢把轉(zhuǎn)運中心拿下來了。
往好里說這是會做生意、能抓住機會,往壞里說就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但話又說回來,就憑這個,就能把他說成黑社會嗎?顯然不太能??!
不過要是說起扮演者楊爍來,不得不說楊爍“吊兒郎當(dāng)”起來也確實有點“黑社會”的意思。估計導(dǎo)演找楊爍演萬海這個角色,也是想為這個角色埋下點伏筆。起碼我第一眼看到萬海的一幕確實以為他是“黑社會”。
不過楊爍飾演的萬海,身上確實有商人那種愛賺錢的勁兒,為了利益能不管不顧,這是很多商人身上都有的勁,這一點演得確實挺到位。反過來他還是正常人,對自己的孩子也同樣跟做父母的一樣,疼孩子疼得不行,可以說這個角色說到這里,已經(jīng)有了亮點!
其實,在監(jiān)獄里,也能看出來。在里邊他還操心家里欠的債,并不想給銀行添亂,這多少能看出他心里還是有點責(zé)任感的,現(xiàn)實中很多相似的案例估計也做不到這樣,不過這樣反而給觀眾一個“他是好人”的信號!
像他這種性格復(fù)雜、很多矛盾點的人,在這部劇里我個人認為完全可以擔(dān)起重點刻畫的人物。可以好好寫寫他心里的糾結(jié),看看他面對利益誘惑和做人底線時是咋琢磨的,咋做選擇的。讓觀眾看到一個更真實的商人樣兒。
可是整部劇下來,對他的描寫還是有點太著急了,或者說有些片面,一些細節(jié)并沒有真正展現(xiàn)出來。
好多關(guān)鍵情節(jié)就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沒給觀眾足夠的時間去明白他到底為啥這么做,心里到底到底咋想的?就像一個正在畫畫的人,剛畫出點好看的苗頭,突然就不畫了,讓人心里未免有些空落落的。
不過說起來,沒有哪一部劇能走進所有人的心里,不是嗎?
天宇集團的禹天成他們故意把萬??恿耍@背后其實是為了搶利益、爭權(quán)力的計謀。
禹天成他們?yōu)榱藫屓f海手里的銅鎳礦,竟然讓手下瞎編罪名,靠誣告、造假證據(jù)這些手段,把萬海送進了監(jiān)獄。
剛開始被冤枉的時候,萬海一直說自己不是黑社會。因為他自己其實心里清楚,自己雖然做生意時有些不太光彩的做法,或者用了一些小手段。但絕對沒到組織黑社會那地步。
他想給自己洗清冤屈,到處跑著找證據(jù)。
可運氣太背了,他的律師程子健為了自己的好處,竟然拿他兒子萬潮威脅他,逼著他把所有錯都推到張文菁身上。
這段劇情本來該是高潮啊,能好好寫寫萬海在孩子和公道之間有多難選。
你想啊,作為一個父親,為了護著兒子,不得不昧著良心,把臟水潑給別人,他心里得多難受、多掙扎啊。
可劇里把這過程寫得有些太簡單了,壓根就沒有去沒好好描他的表情,描述他說的說的話和因為這事導(dǎo)致的心理變化和想法。
觀眾壓根沒法真正地去感受到他心里的苦,還有那種束手無策的境地。就像看一場精彩的魔術(shù)表演一樣,剛看見魔術(shù)師把手伸進帽子,還沒等著看變出啥呢,表演就到此為止了,好吧,有些讓人無奈了。。。
就拿萬海在冤案快平反的時候突然心臟病死了,這結(jié)局跟扔了個炸彈似的,因為這事,觀眾都吵翻了天,說法特別多。
那時候他已經(jīng)聽了檢察官鄭雅萍的建議,準備申訴,還開始寫關(guān)鍵的情況說明,馬上就要真相大白了??烧l能想到,萬海他天天吃的心臟病藥被調(diào)換了,吃完就突發(fā)急性心臟病了,而且還沒搶救過來。后來才知道,是反派讓監(jiān)獄護士換的藥,假裝是正常發(fā)病。
結(jié)語
不過,有的觀眾覺得這結(jié)局也還行,說符合反腐里“犧牲”的現(xiàn)實情況。
現(xiàn)實情況里,冤案平反本來就很難,好多人可能還沒等到真相出來就沒了。
萬海的死,更能顯出平反有多難,也讓觀眾更能感覺到反派有多壞、勢力有多大。而且他死了,也逼著他兒子萬潮和檢察官洪亮接著查真相,就像把“接力棒”一樣一直傳下去了。
但反對的觀眾也不少。他們覺得,都鋪墊36集了,讓萬海就這么突然的死了,換藥這事兒之前可以說是一點跡象都沒有,發(fā)生的太突然了。
萬海是全劇核心冤案的主角,沒等到沉冤得雪那天就死了,這完全不合觀眾的心思。
就好比追一本小說,追了好久,主角眼看就要過上好日子了,作者突然把他寫死了,那種失落和生氣真是沒法說。
還有些觀眾覺得,結(jié)局靠反派來破案,顯得專案組太被動了,監(jiān)獄里那個內(nèi)鬼的線也沒好好寫(比如鄭雅萍發(fā)現(xiàn)監(jiān)控有問題卻沒接著查),讓整個結(jié)局看著有點隨便、有點說不通。
說到底,《以法之名》里的萬海,真是這部劇里最讓人“意難平”的。
他那復(fù)雜的人生沒好好展現(xiàn),被冤枉后掙扎的過程寫得太粗糙,死的結(jié)局又吵來吵去沒人信服。
你覺得呢?這部劇哪個地方讓你“意難平”?萬海的結(jié)局你想到了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