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么對特朗普"大而美"法案保持沉默?《紐約時報》最近拋出了這個挺有意思的疑問。美國人可能不太理解不干涉內政的真正含義,但熟悉中美互動的人都知道,我們不是對美國經濟政策向來沉默,只是這次的沉默,有我們的考量。
中國意外保持沉默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中國歷來對美國財政政策保持高度關注。過去這些年,要是美國經濟政策有可能影響到中國持有的巨額國債,我們很少留情面。
2008 年金融危機時,我們直接點出美國人揮霍無度、寅吃卯糧是根源。2013 年美國因債務上限鬧到政府停擺,我們也忍不住提意見,畢竟美債崩了,我們手里的資產也得跟著遭殃。
中國從未掩飾對美國經濟政策的關切,這就像債主提醒借錢的人好好干活,不是多管閑事,是怕自己的錢打了水漂。
但這次 “大而美” 法案不一樣。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法案會讓美國聯邦債務激增 3 萬多億美元,相當于開閘放水稀釋美元和美債,直接損害中國持有的美債價值。按常理早該發聲了,可中國卻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
這種反常背后,其實是看清了這法案幫不了美國,反而可能把它推向更深的泥潭。真到了這種時候,所謂的共贏和國債安全,就得給更長遠的考慮讓步。有時候,看著對手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比出聲阻攔更明智。
"大而美"法案缺陷明顯
深入分析"大而美"法案的內容,就能發現其設計存在致命缺陷。
首先是會加劇社會動蕩。法案中極端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傾向令人驚訝,通篇 “優勝劣汰”。這或許與特朗普的成長經歷有關。 作為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特朗普似乎永遠無法真正理解底層民眾的生存困境。
他將個人成功簡單歸因于努力,將他人失敗武斷判定為懶惰,這種認知偏差直接導致了法案中一系列劫貧濟富的政策設計。他靠著藍領階層上位,對那些比藍領更弱勢的底層,其實冷血得很。
法案里大幅削減醫療補助,這將導致1700萬美國底層民眾失去醫保在美國這個醫療費用畸高的國家,失去醫保幾乎等同于被判了死刑,一場病就能讓全家傾家蕩產。這不是簡單的福利縮水,是把 1700 萬人往絕路上逼,很可能變成社會動亂的導火索。
更狠的是,連 4000 多萬低收入者賴以為生的 “補充營養援助計劃”(簡單來說就是食品救濟)也給取消了。這下底層人民真是雪上加霜:病看不起,飯吃不上。
我們國家這些年基礎福利做得很好,年輕人可能想象不到這種絕望。但稍微回想一下幾十年前街頭有乞丐的日子,當人連生存都成問題時,什么規矩都可能被打破。美國現在表面上只是亂,但法案頒布后的這種基于絕望的混亂,一旦被有心人引導,破壞力會超乎想象。
地獄笑話:法案將推進“劫貧濟富”
另一個致命問題是這個法案正在加劇美國的貧富分化,簡直是明目張膽地劫貧濟富。法案條文復雜,光提綱就 900 多頁,多數美國人根本搞不懂具體內容。
但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分析,收入最低的 20% 家庭,年收入會減少 2.9%,差不多 700 美元;而收入最高的 20% 家庭,年收入能增加 2.2%,約 5700 美元。
可能有人覺得,700 美元也就不到 6000 人民幣,對發達國家家庭能有多大影響?這你就有點不了解美國的現實了。美國社會是超前消費的典型,很多人是真正意義上的月光族,這個月工資剛夠還上個月的賬單。
美聯儲報告曾說,近四成美國人連 400 美元應急錢都拿不出來。對這些家庭來說,平白多出來 700 美元支出,不是小數目,相當于把本就緊繃的日子逼到了懸崖邊。
這種貧富差距擴大并不會是短期現象。底層越來越窮,頂層越來越富,社會撕裂程度將會日益加劇。
大家或許已經留意到,近兩年來美國零元購相關新聞減少了,不是因為變好了,是因為此類現象已成為常態,失去了新聞報道的價值。這就是貧富差距惡化的直接表現,而 “大而美” 法案只會把這種撕裂推向極致。
現在的美國,就像一個站在懸崖邊的人,這法案不僅不帶著它往后退,反而促使其往前邁了一大步。中國的沉默,不是麻木,是看懂了其中的邏輯而已。
一個國家的政策開始系統性地傷害自己的根基,外部的批評反而可能幫它凝聚內部共識,不如保持距離,讓其自食其果。
“大而美” 法案暴露的,是美國精英階層對自身問題的誤判和對底層的漠視。這種時候,最聰明的做法,或許就是安靜地看著,看它如何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有些坑,是別人自己挖的,能不能填上,就看他們有沒有這個能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