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大而美法案是美國人民最好的獨立日禮物!”
經過數月拉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最終以極為微弱的優勢艱難通過了國會審議,特朗普立刻歡欣雀躍表示自己將會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簽署這部法案。
他向民眾吹噓,這項法案將會讓美國“像火箭一樣起飛”,確保美國永遠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然而,就在法案簽署當天,《紐約時報》卻發表了一篇題為《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如何讓中國再次偉大》的文章,指責該法案正在摧毀美國的未來。
對于同一份法案,特朗普和媒體為何會給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哪個美國
對此,許多人會簡單地認為,這是由于美國兩黨矛盾激化,以至于雙方都到了“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特朗普為了“大而美法案”能夠順利通過,在法案中加入了太多用來拉攏議員的條款,導致這個大雜燴法案本身確實存在不少明顯的問題。
就是法案沒問題,政治立場偏左,傾向民主黨的媒體也會挑出角度對法案痛批一通。
這個答案當然沒錯,但卻只涉及表象,在美國這樣的選舉制國家,兩黨矛盾的激化必然代表著他們的選民基本盤之間正在變得水火不容。
2024年的美國電影《內戰》當中有一句著名臺詞,“你是哪種美國人”,看似是藝術作品中的情境描寫,其實正是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盡管外界提起美國,都會將其視作一個整體,哪怕批評美國種族歧視、貧富分化等問題時,也都將其視為美國的內部矛盾,認為這可以通過內部調整來解決。
殊不知在美國國內,早已根據自身在美國歧視鏈、財富等級中的位置,分化成了不同的小群體,每個群體都不會把其他群體當成自己人。
處在金字塔尖的華爾街盎、猶財團,平等地將團體之外的所有美國人當成可以壓榨的耗材,無比熱愛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秩序;
而美國最為廣大的白人紅脖子們,同樣自認高人一等,雖然在資本家面前是弱者,卻也可以通過壓榨黑人、移民讓白人過上幸福生活;
最底層的黑人、移民,同樣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他們不斷強調自己為美國的犧牲,強調自己對美國的重要性,希望獲取上升的機會。
在美國發展得好的時候,這些群體還勉強能夠維持團結,因為的新增的利益足夠多,能夠將各方都照顧到。
但隨著美國的發展趨于停滯,美國的內部增長無法滿足需求,只能通過加大對外掠奪力度來維持國內分贓,以確保美國國內穩定。
可這種作法無疑會引發其他國家的反感,加之以中國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并未同美國一樣陷入停滯,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令美國的全球壓制力日漸削弱,美國對外掠奪能力也日漸下降。
自2008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的內部分贓機制便開始難以為繼,原本還能靠利益掩蓋的美國社會撕裂徹底浮上水面。
2009年,奧巴馬在共和黨的集體反對下,仗著民主黨在國會的席位優勢強推救市法案,標志著美國傳統政治默契被撕裂。
隨后,特朗普由政治素人一躍成為美國總統,并且在連任失敗之后依舊保持了政治影響力,甚至進一步將愿意與民主黨合作的共和黨建制派排擠出黨內決策中心,并在4年后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更是彰顯了這種撕裂的加劇。
并且,兩黨對彼此的敵意加深,并不代表黨內會變得團結。
在美國的政治生態下,兩黨更加類似于兩個黨派聯盟,內部的不同派系倒更像是歐洲的政黨,每個派系都代表不同的利益團體,有不同的政治訴求,與其他派系之間也并不和諧。
這一點從民主黨在2024年明明清楚地認識到了特朗普的威脅,甚至對其展開了法律追殺,都沒法團結一致全力支持一個候選人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爭議法案
即使共和黨方面被特朗普“清洗”過一回,比起民主黨來說要團結得多,但依舊無法改變其大篷車的本質。
每一個議員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哪怕是以特朗普在黨內的強勢地位,想要獲得這些人的支持,也必須向他們讓渡利益。
而特朗普靠“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在對美國社會現狀不滿的紅脖子們的支持下上位,就必須讓他們感到滿意。
但受限于美國國力,特朗普再次就任以來推行的政策連連受挫,關稅戰打到求著中國談判,調解俄烏談成向俄羅斯出賣烏克蘭,以至于被起了個TACO(特朗普總是退縮)的外號。
一個總是退縮的總統當然不能讓紅脖子們滿意,為了擺脫這個外號,特朗普甚至違背了在中東戰略收縮的本意,在伊以沖突中親身下場,轟炸伊朗核設施。
可沒多久,就有媒體曝出,美國在轟炸之前通知了伊朗,伊朗的核設施其實并沒有受到嚴重的損失,所謂的天兵下場問題立刻解決,不過是一場雙方心知肚明的表演賽。
消息一出,特朗普的強硬形象頓時碎了一地,TATO的討論度一時不降反增。
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迫切地需要一些政績,即使不能從現實中滿足紅脖子們的需求,至少要在精神層面上讓他們爽到。
事實已經證明,以美國當下的國力,想要在國際事務中要到好處并不是那么容易,于是特朗普將目光轉回了國內,加緊推進他大規模減稅、鼓勵傳統能源行業發展的“大而美法案”。
為了確保法案在國會通過,特朗普必須盡可能拉攏更多議員,為此往法案中塞了巨量私貨,滿足其身后利益團體的訴求。
即便如此,還是做不到團結所有共和黨議員,最終還是靠著特朗普的大力施壓威脅,才讓這份被特朗普命名為“大而美”的法案在國會勉強通過。
但不論如何,特朗普總算是達成了一項看起來漂亮的政績,特朗普為此大為振奮,大肆吹噓法案會讓美國“像火箭一樣起飛”。
可事情的真相,真的會如特朗普所宣揚的那般美好嗎?
就在特朗普簽署法案的當天,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又在國會山對法案提出了嚴厲批評,指責法案劫貧濟富,甚至諷刺不如將法案更名為“好吧,讓我們都去死”。
盡管舒默肯定有和特朗普作對的目的,但他所指出的問題都是法案切實存在的。
特朗普要鼓勵傳統行業發展,要滿足各方利益訴求,都是需要錢來支持,但現如今的美國政府本就沒錢,更何況特朗普還要兌現其減稅承諾,會進一步減少政府財政收入。
曾經,特朗普的偶像里根是通過發債解決了這個問題。
可如今美國早已債臺高筑,就連美國自己的金融機構都開始下調美債信用等級,發債太狠恐怕沒人買賬,還是需要考慮一些財政平衡,從其他方面削減一些開支。
現如今的美國財政支出當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以醫保、食品補助等政策為代表的社會福利支出,特朗普當然會想從此處下刀。
更妙的是,這些項目還都是民主黨主政期間開始推行的政策,共和黨推翻起來完全沒有心理壓力。
于是,特朗普與其支持者打著現行福利政策是在用納稅人的錢養非法移民和懶漢的名義,大幅提升了領取福利的門檻,要求領取者需滿足工作時長等限制。
這種說法看起來有些道理,但不提那些因生病等原因難以滿足工作條件的真正的美國弱勢群體該怎么辦,就以美國現在的行政效率和美國底層的受教育水平,即使是那些符合領取條件的人,恐怕也未必有能力走完審核流程,真正領到福利。
更不必說,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看似平等面向所有人,實則富人無疑從中獲利更多,而窮人所得到的那點減免,甚至未必能跑贏由減稅帶來的通脹。
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美國的貧富分化,進而令美國的社會割裂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連特朗普陣營的美國紅脖子們,都要為以傳統能源巨頭為代表的同陣營的更強者讓路,更不必提那些陣營之外的人。
即使國際權威機構都認為,新能源是未來的方向,美國對新能源也有不輕的依賴,但因為新能源是民主黨所支持的項目,還攔了傳統能源的路,特朗普就要對其重拳出擊,取消對新能源的補貼。
直接為美國創造萬億財富和大量政策的新能源產業尚且如此,需要經過產業轉化才能讓國家獲益的科研更是倒了大霉。
由于科研的主力美國高校大多立場偏左,特朗普早就看他們不爽,這次直接將美國的科研支出砍掉了大半。
至于這么做會不會廢掉美國的科研能力,進而影響美國的未來,特朗普顯然并不關心。
不提曾經說出過喝消毒水消滅病毒的特朗普會不會和許多反智的美國紅脖子們一樣,認為科研成果是上帝的賜予,即使沒有科學家研究,也會自然在美國出現。
即使他知道科研的意義,但科研的成果更多是歸支持民主黨的新興行業而非支持特朗普的傳統行業享受,那就相當于是在增強對手,削弱自己,自然不能手下留情。
可在技術迭代極為迅速的今天,一旦美國科研停滯,很快就難以維持技術領先,相當于自己廢掉自己收割剪刀差的能力,進一步減少美國從外部的獲益,加劇美國的內部矛盾。
從這種意義上講,《紐約時報》的判斷十分準確,美國確實正在自毀長城,而這在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無疑對中國是個好消息。
站在特朗普的立場上,他并沒有做錯,因為對于他的那個美國來說,這未嘗不是某種意義上的兩害相權取其輕。
畢竟中國是個崇尚和平的國家,崛起也不會把美國怎么樣,美國靠著過去的積累,總能在新的世界體系中有個不錯位置。
要是民主黨的另一個美國得到加強,或許可以延緩中國超越美國的時間,但特朗普的美國卻會被民主黨的美國吃得更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