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輛車跑遍全國,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嗎?
社交平臺上那些自駕博主的視頻,永遠只展示雪山金頂和篝火晚會。沒人告訴你的是,獨行俠要同時兼任司機,修車工,導航員,急救員。
我在可可西里爆胎時,手機沒信號,硬是靠一把扳手在零下15度換了兩個小時輪胎,手指凍到沒知覺。
更別提那些看似浪漫的野營,實際要提防野狗,暴雨,甚至半夜敲車窗的陌生人。每段風光視頻背后,都有十幾段狼狽到不敢拍鏡頭的記憶。
出發前我也幻想過路上結交各路朋友。現實是,青旅里舉著云臺自拍的年輕人,見面第一句話永遠是互問粉絲量。
在敦煌遇到的車隊,聽說我是單人單車,立刻熱情邀請加入,結果第二天就讓我幫他們車隊拍素材。
最諷刺的是,在麗江被粉絲認出來要求合影時,對方根本沒發現我嘴角結痂的潰瘍,已經疼了三天沒和人說過話。
別看那些改裝車照片很酷,但普通SUV改個床車就要兩萬起步。
更燒錢的是隱形成本,貴州段高速費比油費還貴,景區停車場過夜80元,換個剎車片被旅游區修理廠宰了雙倍價錢。
最崩潰的是,因為沒買指定保險,車陷沙坑叫個拖車花了5800,相當于白跑半個月的油費。
三個月不工作,存款見底時才發現,簡歷上寫自駕經歷根本沒用。面試官直接問我,你這種野慣了的性格能適應打卡上班嗎。
更現實的是,長期脫離社交圈,回來后發現朋友聊育兒,聊學區房,我插不上話,只能反復炒冷飯說旅途見聞,第三次就沒人接話了。
當油箱報警燈第13次亮起時,我突然看清了真相:所謂的環游中國,不過是把都市焦慮換成了荒野焦慮。
那些點贊過萬的視頻里從不會展示,服務區泡面的包裝袋在車窗上積了多厚一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