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9點,楊少華的“送路儀式”正式開始。這種儀式和大多數地方不同,天津人講究“送路”。把感情、規矩、老傳統都安在這一場儀式里。
看著不夸張,不過在行里人眼里,這也是有分寸、有敬意的送法。老爺子一輩子熱熱鬧鬧,也該這樣走一程。
靈堂里,7位僧人手持佛珠,口誦經文,氣氛很安靜,也很厚重。
其中,“燕子李三”張立也現身,手里拿著兩個大銅鈴,叮叮當當來回敲。這種“大鈴打道”,正是老天津白事里常有的場景,有點像在替老爺子“敲門引路”。告訴他,走吧,另一邊有人等你。
這些細節,在不少年輕人眼里是“復雜”,不過對經歷過時代的人來說,這才叫“完整”。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已經和楊家20多年沒來往的義子楊進明,也到了。當年,他可是楊老爺子一手帶出來的。后來因為場外各種矛盾,也跟著“沉了底”。
這一次他不僅來了,還坐在了楊議和楊威之間。三個人沒太多笑,手里煙不停抽,神情都沉著。很明顯,這是放下了舊賬,來送一場人走的告別。不得不說,有些話真是只能等到“最后一面”才明白。
除了家人和圈中老友,這次還有很多人悄悄到場。尤其是《楊光的快樂生活》劇組那一撥演員,那些熟悉的面孔出現后,不少網友看到后也很動容。
其中飾演“夏麗”的李立君,在劇中多次演楊少華的兒媳,一起合作了好多年。她這次一見靈堂就紅了眼,直接跪在地上痛哭,一句完整話都說不出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此刻她就像真把楊老爺子當成家人了。
不過,最被議論的還是楊議。一場儀式快結束的時候,他突然走到了鼓前,親自敲了起來,而好友韓兆也在一邊敲鑼,兩人一搭一唱,節奏還挺有樣。
有人認為,這是楊議的一種告別方式,表達方式不同而已,也有人說這氣氛太不對勁了,像在舞臺上熱場子,不像在送父親。
尤其是現場不少人掏出手機錄像,畫面一度有些“出戲”。情緒,是要有出口。但方式,放在什么場合合適,這個度就見仁見智了。
而后現場突然發生一幕小插曲,可能是情緒太過悲痛,楊議突然被5個人“抬”出去了,此時的他應該是傷心過度無法行走了。
不管怎么說,本身自己歲數也不算小了,還是要多控制好情緒,尤其是在這么重要的特殊時刻。而后在送路儀式中,也看到了楊議的身影,也說明身體問題應該無恙。
楊少華這一生,苦過也樂過,成名不晚,卻收獲頗豐。走得雖突然,也不算孤單。
這一程,有舊友,有徒弟,有觀眾,有老戲骨在敲著銅鈴送他離開。劇里的“兒媳”哭得最真,劇外的義子也趕來了,放下多年沒說清的過往,只為了送他走完最后這一段路。有儀式,也有眼淚,有爭議,也有真情。
94年走來,吃過的苦沒人能替,留下的好,能讓這么多人記得。這就是一個人真正的“排場”。愿楊老先生走好,前路清凈,后事無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