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周二宣布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啟動一項關鍵礦產倡議,以抗衡中國。”據路透社報道,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在華盛頓召開外長會,在會后發布的聯合聲明中,四國外長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宣稱該倡議“旨在通過合作保障并使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以增強經濟安全和集體韌性”。不過,多家報道同時指出,該機制成員間正因貿易摩擦和其他分歧而關系緊張。
四國外長(資料圖)聯合聲明還包括對關鍵礦物、某些衍生產品和礦物加工技術使用非市場政策和做法的指責。“我們強調多元化和可靠的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依賴任何一個國家來加工和提煉關鍵礦物和衍生品的生產,都會使我們的行業面臨經濟脅迫、價格縱和供應鏈中斷,從而進一步損害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聯合聲明中提到的“一國”幾乎可以肯定是中國,由于地質事故,中國是世界上許多重要礦藏的所在地,并且由于深思熟慮的政策選擇,中國已成為此類礦物的主要精煉國。
更重要的是,四國之間并非鐵板一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早已在盟友間埋下不信任的種子。日本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心存芥蒂,尤其是在“對等關稅”談判中,美國的強硬態度讓日方感到壓力;澳大利亞擔憂美國可能退出核潛艇技術合作。印度則對美國在印巴沖突中的中立態度頗有不滿。這些分歧使得“四方關鍵礦產倡議”更像是一個松散的利益組合,難以形成真正的合力。
長久以來,從2011年就開始布局的中國稀土產業,通過先進的精煉技術和全球前列的稀土儲量,成為稀土領域的全球佼佼者。而世界各國也都極度地依賴于中國稀土,相較于自己國家的精煉技術,中國的精煉稀土雜質更少成本也更低。借由這樣的優勢,中國把控住了全球的稀土命脈,哪怕是其他稀土存儲大國,也都需要中國精煉后再用。而他們全然忽視了一個結果:中國在世界上的稀土領域已經成了不可缺少的節點。
稀土(資料圖)
自從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以來,美國制造業企業如臨大敵,紛紛開始檢查自己的稀土庫存,以美國福特汽車為例,由于缺少稀土,多家工廠暫時停工,其中位于芝加哥的探險者SUV工廠因為沒有稀土無法安裝電機,從5月份已經停產了。生產線的停工導致福特無法按時完成車輛生產,影響了訂單的交付,一邊是焦急等待提車的消費者,一邊是缺貨停工的工廠,福特面臨兩面壓力,都快挺不住了。
就在四國聯盟成立之際,中國并未坐以待斃,近年來,中國對稀土產業進行了全面升級,中國修訂了《礦產資源法》,首次將“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寫入立法目標,并明確了稀土等戰略性礦產的地位。同時中國稀土集團迎來高層調整,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走馬上任,這些動作表明,中國正從單純的資源輸出國,向戰略資源掌控者轉變。中國還在全球供應鏈中布下重兵,據統計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70%以上集中在中國,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模式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特朗普(資料圖)
除了稀土,中國在軍事領域也沒閑著。遼寧艦經過一年升級維護,戰斗力大幅提升,還出現了殲—35艦載機。山東艦、福建艦的入列,讓中國海軍在南海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中國空軍的殲-20數量不斷增加,2024年已裝備約195架,分布在至少12個旅中。殲-20還搭載了國產WS-15發動機,性能逼近美國F-22。這些軍事現代化成果,為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地區穩定提供了堅實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