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馮德萊恩突然變得底氣十足,原來是美國給她變相撐腰了,當地時間7月7日,特朗普政府對14個國家發了關稅信函,甚至就連日本、韓國這種美國重要的盟友都沒能幸免,但歐盟卻沒有在這批名單當中。
當然,不是說特朗普就是真的要為歐盟撐腰,而是歐盟和馮德萊恩提前一步對美國跪了。
據彭博社報道,歐盟與美國的談判協議已經是極度接近于尾聲,另外也有歐盟官員指出,美國將對歐盟的所謂商品保持10%的基準關稅,但一些較為關鍵且敏感的行業排除在外。
這樣說來,歐盟對特朗普政府妥協的可能性非常大,否則以特朗普的特點,歐盟再怎么也會被美國發關稅信函。
有意思的是,馮德萊恩將這種用自己妥協換來的美國“豁免”,當作自己指責中國的底氣。
從《南華早報》獲悉,當地時間7月8日,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提出了對中國迄今為止最為嚴厲的批評。
首先,她認為是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才加劇了歐洲各方面的不穩定;其次,在她眼里是中國的商品在滿世界的傾銷,而中國這樣做是為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當然這也擾亂了市場的秩序。
最后,她還嚴厲的批評中國對稀土的管控對歐洲的企業帶來了麻煩和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外交部長剛剛訪問過歐洲國家,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最近也有訪問中國計劃。
按理來說,最近一段時間,中歐之間頻繁且密切的接觸是能夠緩和雙方關系的,也能促進雙方的合作,但馮德萊恩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對中國攤牌了,那么她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目的呢?
可以明確的一個原因就是將歐盟內部的政治矛盾轉移到地緣矛盾上來,大家都知道馮德萊恩是極致的親美派,而她在促成歐盟對美國妥協之前,馮德萊恩卻遭到了歐盟內部極其強烈的質疑。
就像羅馬尼亞議員皮佩雷亞質疑馮德萊恩和歐盟委員會此前提出的1500億歐元國防融資計劃與實施數字服務法,資金使用存在“未能確保透明度”的問題。
另外,匈牙利總理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圖片,即馮德萊恩照片一旁寫著“是時候離開了”。
有意思的是,對于歐盟內部對她的彈劾、批評,她不承認是自己工作上的失誤,反倒是順勢將矛盾推給了中國和俄羅斯。
而她對中國的三項指責每一項都是把自己當作成了受害者,把歐盟內部對她的指責也換為對中俄的指責。
其實,馮德萊恩這次對中國的三項指責,也是對以往陳詞濫調的翻炒,像“中國援俄論”、“中國稀土威脅論”、“中國商品傾銷論”。
但她有沒有想過,一方面中國在俄烏問題上始終是保持中立立場的,所以這就決定中國不會軍援俄羅斯,況且如果中國真的援助俄羅斯,那俄烏沖突早就不是今天的情況了。
至于說,中國對稀土的管控完全是我們針對外部威脅作出的戰略調整,況且在稀土問題上中國早就對歐盟表示過誠意,但也是你馮德萊恩為了討好特朗普,為了拉特朗普下水,不斷的抹黑中國。
既想中國為你們解決稀土問題,又不放棄對中國的抹黑,以馮德萊恩為主導的歐盟是還沒認清自己的處境嗎?是你們需要中國的稀土,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還沒見到需求方能有如此的囂張。
對此,我國外交部是這樣回應的,“中俄之間的正常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當受到第三方的干擾。”
言外之意是,中俄兩國的合作、交流是國與國之間的正常合作,不應也不該受到歐盟的干擾。
另外,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還明確回應了三點,即歐盟應該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當下歐盟最需要做的是平衡自己的心態;中方愿意擴大自歐洲進口適銷對路的優質產品,希望歐盟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
既給了馮德萊恩警告,也給了歐盟改善中歐關系的誠意,至于怎么做就看他們,反正“先禮后兵”中的“禮”我們是已經做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